“道理我都懂!可是我總覺得老大召我們去應天,不只是祭祀悼念先帝那么簡單!我怕老大到時候直接把我們給扣押在應天了,然后趁機削藩!到時候我們都是案板上的魚肉,還不是人家想要怎樣就怎樣?這么多年的暗中努力不就全白費了?老和尚,這么簡單的道理,本王都看出來了,你不應該沒看出來啊!”
姚廣孝摸著胡子,微微一笑。
“看出來了又如何,沒看出來又如何?燕王殿下若是借故不去,那不是正落人口舌,給皇上一個收拾您的機會么?而且這么多年,雖然您一直暗中積蓄力量。但是憑您現在的實力,要跟皇上對抗,您又有幾成的勝算呢?”
朱棣頓時像泄了氣的皮球,癱坐在椅子上。
“就算我一直暗中招兵買馬,打造兵器,就算我手下的士兵都愿意跟我起事,我的勝算也不足一成……”
“不不不,燕王殿下此言差矣!”
“老和尚,難道我的勝算不止一成?”
朱棣的眼中又燃起希望的火光,但是姚廣孝隨即就用一盆涼水把火光給澆滅了。
“燕王殿下未免太高看您自己了。當今皇上的文治武功,都不遜色于先帝,燕王殿下您遠遠不是對手。兵力連人家的零頭都不夠,而且皇上的威望甚高,眾多藩王,都斷然不會和您一起起事。就算您起事了,當今朝中的武將之首可是梁國公藍玉,您覺得光論打仗,您和藍玉可有一戰之力?所以老和尚覺得,您的勝算,連萬分之一都沒有,只會被打成反賊,不能入宗廟罷了……”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你告訴我,到底要怎么做才好?難道就要眼睜睜地看著老大削藩不成!我可不想坐以待斃,這么多年的努力全都付諸東流啊!”
姚廣孝搖搖頭。
“燕王殿下應該聽說過不少關于先帝的故事吧。先帝當初離開郭子興,招攬了兩萬人馬,坐守一座城池。可是為什么最后還是把兵馬都獻給了郭子興呢?”
“我不明白,我這么多年一直都不明白。”
姚廣孝手握佛珠,一下子拍在地上。
“那是因為,先帝當時羽翼未豐滿,不可不聽郭子興的話!如此還能保全自己中小的名聲!倘若先帝有足夠的兵馬,那就是郭子興來投奔先帝了!做大事者,最忌急躁!如果你沒有足夠的把握,那就忍下去,人家打你的左臉,你就把右臉伸過去!只要你能忍到最后,那你就是勝者!與其以卵擊石,還不如示敵以弱。當今皇上以孝仁德義聞名天下,他斷然不會直接針對你們這些藩王,就算是要削藩,也不會武力削藩,落人口舌,他只會以較為仁慈的手段削藩,燕王殿下到時候見機行事,不做出頭鳥就行了。”
“忍……我已經忍了三十年了,沒想到還要再忍!我覺得自己除了忍以外,沒有任何東西了。”
“只要最后能得勝,那忍辱負重又何妨?漢高祖輸了半輩子,但是最后一次他贏了,所以在烏江自刎的就是項羽。燕王殿下,您是天命之人,早晚有機會,讓您展現才華,成就大業!”
朱棣沉默良久。
“老和尚,那你之前說的巨變,說我可以反敗為勝的機會還在么?”
姚廣孝拾起佛珠。
“那機會,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