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著總會有牽絆,太子殿下也是一樣。老朽在晚年不敢給皇上獻策進言,倒并不是因為皇上乃是殘暴之君。只是皇上生性多疑,尤其是對老朽,并不信任。皇上乃人中之龍,上順天意,下順民心。所以才能重整山河。但是人非圣賢,皇上好開殺戮,剛愎自用。脾氣暴躁,不愿聽忠言逆耳。”
朱標點了點頭。
“這點我深表同意!哪怕是我跟老朱講道理和獻計策,也有不少吃癟的時候,就更不用說劉伯溫了。他本來就是元朝過來的人,入伙也晚,我父皇確實總是針對他來著。”
“老朽向皇上進言改革,皇上亦不會采納。所以老朽只能將心中所想,獻給太子殿下。”
隨后,劉伯溫指出了許多當前朝廷中的弊端,以及朱元璋做的不好的地方,還有針對和改正之法,許多地方的巧思,甚至讓朱標拍案叫絕。
“劉伯溫啊劉伯溫,我現在我才明白,什么叫姜還是老的辣!許多地方經你一指點,我茅塞頓開啊!看來果然是,這封信就是劉伯溫所說的,能改變天下的那一本書!”
劉伯溫早就知道,如給直接給朱元璋獻策,那朱元璋多半不會采納,但是如果留給了朱標,那他就可以大刀闊斧的改革,從此也算改變了天下,只能說劉伯溫的苦心和巧思,都是十分難得。
“可惜啊,劉伯溫死得太早了,要不然,真的會是我的得力助手。”
朱標搖了搖頭,劉伯溫的兒子劉璟和劉璉雖然都在,而且也一直跟著父親學習,但是跟劉伯溫的境界還是差遠了,如果要說劉伯溫的大弟子,那肯定是他自己了。
看到最后,朱標只剩下了一個疑問,那就是劉伯溫到底為什么知道,自己會發現這封書信呢?萬一自己沒發現,劉伯溫的心血豈不是全都泡湯了么?對這個問題,劉伯溫并沒有回答,最后也只是留了一句。
“前路道阻艱辛,望太子殿下,保重啊……”
朱標看著這句話,面容有些苦澀。
“道阻且長?我還有前路么?萬一今天就沒了呢?”
可是劉伯溫已經沒辦法回答他了,只留下他一個人在房間里等待著死亡的到來,也希望手中的金丹,能在關鍵的時刻救他一命。
時間終于來到了深夜,還差一刻鐘就是第二天了,朱標看了一天的書,也并未覺得有什么不對的,他站起身,活動了一下。隨后喃喃自語地說道。
“看樣子,我的命運已經改變了嘛,這也難怪,畢竟穿越到現在,小明王、常遇春、青兒,還有雄英他們的命運都被我改變了,沒道理我自己的命運改變不了啊!吃了那么多補品,我就不信發揮不出來作用,老天爺,你想收我,我還不干呢!”
正當朱標得意地笑的時候,一陣心慌眩暈襲來,他只覺得眼前的世界突然失去了色彩,自己連一絲力氣都沒有了。
“雖然說……不應該嘚瑟,但是……這報應也來得太快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