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不!你太天真了!藍玉要的可不是什么嘉獎,他需要的是面子。這面子怎么給呢?自然是從哪丟的,就從哪找回來!”
朱標眼前一亮。
“爹,我好像明白你的意思了!”
……
三天后,喜峰關守將武高振收到了一封朝廷的公文:喜峰關守將武高振盡忠職守,頗有原則。皇上特旨嘉獎白銀五千兩!而和這封公文同步的,還有朱元璋的一封親筆信。信中對武高振堅持原則,盡忠職守的事情頗為稱贊,但是也指出了他不懂得變通的問題。最后朱元璋分析當前形勢,跟武高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跟他說明了藍玉乃是當今大明的英雄,功績偉大。所以也希望武高振能和藍雨化干戈為玉帛,彼此叫好。盡量讓武高振給藍玉寫信道歉,然后再送上一份不大不小的禮物,然后他在雙方中間做個和事佬,這事兒就算了解了。
看完公文和信件之后,武高振有些羞愧難當,望著蒼天長嘆一聲。
“果然還是皇上的眼界高啊!我這種人是遠遠不及的!跟大明江山和百官團結相比,我這面子又算什么呢?”
武高振雖然有些愣頭愣腦的,做人死板,但是也并不是不懂人情世故,他隨即拿出筆墨紙硯,給藍玉寫了一封道歉信,感情真摯,態度誠懇。然后又拿出朱元璋獎賞給他的五千兩銀子,花了三千兩銀子給藍玉準備了一份禮物,連著書信一起送到了應天。
藍玉自然是要面子的,他欣賞武高振認真的態度,但是痛恨他沒給自己面子。眼下武高振不僅送來了道歉信,還準備了一份厚禮,藍玉也就坡下驢了,跟武高振和好,還加倍地把禮物送還了回去。畢竟藍玉現在可不是當初的小將了,現在人家可是大明武將的佼佼者,待遇自然水漲船高。而他們雙方又不是互贈金銀,只是互送禮物,朱元璋也知道這件事,自然不會治他們一個私相賄賂的罪名。但是朱元璋得知了這個消息,還是忍不住大笑。
“人家都說這個武高振呆頭呆腦的,我看也不呆嘛!這還知道給藍玉送份厚禮,這不也得到雙倍的回報了么?這小子不僅不呆,還很有頭腦嘛!”
事實上,武高振知道藍玉會回禮給他么?他肯定不知道啊!他連藍玉會不會接受他的道歉都不知道,只是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展現自己的誠意罷了。不過好在隨后的結果還不錯。二人這一出明代版的將相和,在朝堂之間一時也傳為佳話。
……
說回藍玉,他這幾日除了去朱標那里,也就是沒事到常府去轉悠一下了。畢竟這親姐夫常遇春現在還在呢,自己當然要去探望探望,順帶著吹吹牛,夸耀一下自己的功績。
常遇春對于藍玉的戰績自然是不吝夸獎,不過除了夸獎之外,也少不了幾句酸酸的嘲諷。
藍玉:“我們當時在大漠里長途跋涉了一個月,要不是最后我找到了傳說中的百眼泉,可能就沒機會了……”
常遇春點了點頭:“確實辦得還不錯,不過要是換成咱,這仗打得肯定會更漂亮!”
藍玉忍了。
“我們已經沒有糧食了,在捕魚兒海轉悠了兩天,終于找到了天元帝的老巢,然后我命令大軍熄滅火把,趁著夜色突襲,殺了敵人一個措手不及!而我軍的損失還不足敵軍的一成!”
常遇春喝了口茶,“算你這小子沒白跟我這么多年,我那些潛伏突襲奇襲的手段都被你學去了。不過這一戰要是我來打,傷亡可能連半成都到不了,大不了就等對方喝得爛醉,或者睡得不省人事了再進攻。”
藍玉很想說些什么,但是還是忍下來了。
“我們這一戰俘虜了七八萬人,還有天元帝的公主妃嬪,連他的二皇子都被我抓回來了。至于其他北元的官吏,以及王公貴族。至于牛羊馬匹,金銀細軟,更是不計其數!”
常遇春摳了摳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