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兒臣知道錯了,還希望您老人家息怒啊……”
朱元璋坐下,大手一拍桌子
“朕問你,這幫女人都是從哪來的?”
“基本上都是從周圍找來的……”
朱元璋狠狠地皺起眉頭。
“這么說,你也是強(qiáng)搶民女了?”
“不不不不不!兒臣沒有!”
朱檀急忙擺手解釋道。
“這些女子大多數(shù)都是家境不好,或者是要出嫁了。也有一些煙花之地的花魁。兒臣是給足了銀子,然后將她們納為小妾。這里面絕對沒有威逼利誘!”
朱元璋:“真的沒有?”
朱檀舉起三根手指。
“兒臣可以向上天發(fā)誓,絕對沒有。都是和對方家里說好了,也都給足了聘禮。她們都是自愿嫁入兒臣府上的,要是威逼利誘的女子,她們還不都哭哭啼啼的,又怎么會心甘情愿地為兒臣這樣呢……”
朱元璋想起剛才那幫女子的神情姿態(tài),好像確實(shí)不像被威逼利誘的。她們甚至還帶著些欣喜和羞澀。看來這件事情上,朱檀確實(shí)沒說謊,但是作為老父親的他,也得開始說教。
“檀兒,咱和你都是男人,咱是你父皇,所以咱也就有話直說了。”
朱檀認(rèn)真地點(diǎn)了點(diǎn)頭。
“你找那么多女子,朕倒是不反對。畢竟你也沒有用什么不堪的手段。但是你這身子骨能受得了嗎?朕是過來人啊,你這一看就是身體虛弱縱欲過度了。而且朕派你到兗州當(dāng)藩王,肯定不是希望你就當(dāng)個逍遙王爺,肯定也是希望,你能有一番成就啊。”
朱檀低著頭,思考了好一陣子,才決定吐露出自己內(nèi)心的想法。
“父皇,兒臣……兒臣自認(rèn)為沒什么大本事。帶兵也帶不好,百姓也不太會治理。所以還不如就聽朝廷的安排,讓百姓他們自己發(fā)展。但是兒臣記得父皇的教誨,子孫若是有能力者,自然要為大明出力,子孫若是無能力者,也可為朱家開枝散葉。兒臣沒什么能力,所以只想為咱老朱家開枝散葉。”
哪怕朱檀這么說,朱元璋還是有些心有不甘。
“你小時候明明那么聰明,可是現(xiàn)在這樣……朕確實(shí)有些心痛啊!”
朱元璋還記得朱檀小時候的聰慧模樣,那時候的朱檀,在同齡的兄弟姐妹中,背書總是最快的一個。而且文章寫得也不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他雖然沒怎么當(dāng)著別人夸贊過他,但確實(shí)對這個兒子也是很滿意的,覺得他以后一定會有一番成就,可誰知朱檀現(xiàn)在竟然淪落成一個縱情聲色的無能之人了,朱元璋豈能不痛心?
但是朱檀卻苦笑著。
“父皇啊,兒臣又豈是什么真正有天賦之人,寫上幾篇好文章,以及精通琴棋書畫又算得了什么?兒臣文不能治國,武不能征戰(zhàn)。人生只此一次,兒臣也想,為自己好好過一次。喜歡女人那便去找女人。想要活得長,那便找人來煉丹制藥。這一生雖然如此,也不算白活,最起碼也見識過了這么多絕色美人,何樂而不為呢?”
朱元璋嘆了口氣,他雖然很想把自己的意志強(qiáng)加給別人,但是說到底,自己封藩王的最終目的,不也就是讓兒子們都過得好一些么,這朱檀也算是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方向,雖然有些……難登大雅之堂,但是其中自然也有屬于他的樂趣吧。
最后朱元璋嘆了口氣。
“那朕希望你記得幾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