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都去!咱先去陳友諒墓看看,然后就去檢閱將士。”
“好嘞!那兒臣現(xiàn)在就去準備!”朱楨不管做什么事都是興致勃勃,沖勁十足。這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就連朱元璋也被他所感染,忍不住捋著胡子笑道。
“還是年輕好啊!年輕人有活力!”
……
到了下午,朱元璋乘上了那輛豪華程度不遜于龍輦的馬車,然后楚王朱楨帶著一幫隨從為朱元璋開路。很多人雖然并不知道馬車里坐的是誰,但是一看這楚王開路的架勢,最差也得是個皇親國戚。自然無人敢上前碰瓷,都是離得遠遠地觀望著。
陳友諒之墓就在蛇山,離黃鶴樓倒是不遠。這位梟雄生前未能實現(xiàn)自己的野心,將天下歸為己有。但是最起碼死了之后還能葬在家鄉(xiāng),某種程度上來說,也算是一件幸事。
朱元璋一行人來到了陳友諒的墳墓,他才發(fā)現(xiàn)這陳友諒之墓比他想象中的要潦草得多。雖然能看出來修整過的痕跡,但是整個墳墓還是一片荒涼。和帝王的規(guī)格差距甚大,就連墓碑,也只是寫著:陳友諒之墓。
朱楨看出了朱元璋心中的疑問,上前解釋道。
“父皇,兒臣剛到武昌的時候,陳友諒墓還有守墓人維護,也看得過去。但是這么多年過去了,守墓人早就不知去向,甚至連墓碑都倒了。這墓碑還是兒臣前些年,派人雕刻立起來的,只能說這陳友諒的陵寢,沒被人刨開就已經(jīng)很不錯了。樹倒猢猻散,現(xiàn)在的武昌百姓,可沒多少人記得這位曾經(jīng)的漢王了。”
朱元璋看著陳友諒荒涼的墳地,心中也是五味雜陳,唏噓不已,只好吩咐朱楨。
“要重新的,好好的修繕陳友諒之墓。墓碑要重新雕刻,就刻上,大漢皇帝陳友諒之墓吧!再立塊石碑,刻上陳友諒生平事跡。這周圍也要禁止樵采立個牌坊,刻上人修天定,禁止他人毀壞。再派守墓人,要按時守護修繕陳友諒的墳墓。”
朱楨點了點頭說道。
“父皇此舉,還真的是給足了這陳友諒面子啊,哪怕是對手,死后還仍有尊嚴。真不知道陳友諒在這九泉之下到底是該哭還是該笑呢?”
“該哭該笑咱也不知道,只是他活著的時候好歹是咱的對手,死了也不能太寒酸。朕保留了他陳家的血脈,也給予他足夠的尊重。一方面是為了安撫人心,另一方面就是咱敬佩他。”
朱楨猶豫再三,還是問出了心中的疑慮。
“父皇有沒有想過,倘若當初是陳友諒得勝,他會不會也如此寬待我們朱家?”
“肯定不會,這家伙的性子啊,就是睚眥必報,他恨咱恨得牙根都癢癢,恨不得吃咱的肉,喝咱的血,讓咱朱家的血脈斷了。”
“那父皇還如此對待他?”
朱楨也開始不解了,朱元璋卻哈哈一笑。
“他是他,咱是咱!咱就是要讓他知道,咱這個老農(nóng)民,就是比他這個魚販子大度,就是比他這個魚販子有仁心!哈哈哈哈哈哈……”
朱楨也忍不住笑了起來,朱元璋的仁道待人,好像確實比陳友諒高明了許多。
“行了,咱要交代的事情也就這么多,接下來咱該去會會這位老朋友了!”
說完,朱元璋一揮手,下屬們便將極品和酒肉擺上,朱元璋來到陳友諒的墓碑前,用手摩挲著墓碑,然后也不客氣,就這樣盤著腿坐在了陳友諒的墓前。
“漢王陳友諒,咱們可好多年沒見面了。今天,就讓咱這個曾經(jīng)的對手,來看看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