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照他說的試了一下,果然回味無窮,然后一口葡萄酒下肚,真的是前所未有的滿足。
蔣瓛這時候也走上前來。
“皇上,錦衣衛們已經到齊了,可以開始匯報了。您看是現在匯報,還是等著您吃完了再匯報?”
朱元璋一抬眼。
“就現在吧,朕邊聽邊吃。也不用擔心什么其他的,皇上也得吃東西?!?/p>
蔣瓛點點頭,然后就傳來了第一位來匯報的錦衣衛。
“啟稟皇上,小人奉皇上旨意,在北平打探糧價物價,發現北平物價合理,糧價更是低廉,百姓們通商做買賣的很多,并不存在收取苛捐雜稅的行為?!?/p>
朱元璋點了點頭,這些也在他的意料當中,一進城他便覺得這北平十分富碩,百姓生活的也并不差,這不僅僅是因為北平曾經是元大都,和當地的官員,以及朱棣的治理很有關系。
隨即,第二人也開始匯報起來。
“啟稟皇上,小人探查了城外的農田農民,發現莊稼長勢很好,官府給百姓興修水利,便于灌溉,百姓們也都對燕王贊不絕口?!?/p>
然后,第三人,也就是北平的錦衣衛指揮使開始了匯報。
“小人在北平蟄伏多年,主要負責監督燕王以及北平的諸多官員,并沒有發現什么異常情況,燕王殿下強兵精武,數次打退了蒙古人的襲擾。官員們大多也都恪盡職守,沒有發現什么貪贓枉法的行為。大多數官員與燕王殿下雖然交情不錯,但也就是明面上的交往,沒有過格的私交。”
朱元璋放下了手中的小刀,嘆了口氣。他當然不會相信,自己家的老四就那么完美,毫無破綻。只要是人,都會有過失,連他也不例外。所以,這最關鍵的,也就是第四名錦衣衛的探子出現了。如果朱棣在這里,一定會大驚失色,因為這個人,正是他府上的貼身奴仆,他如果是錦衣衛,那就說明了,朱棣的一舉一動,都逃不掉朱元璋的法眼。
“小人奉皇上旨意,在燕王就藩的時候便潛伏在府中。這么多年來,燕王與應天其他官員確實沒什么過格的交往。只是燕王妃徐氏會給應天的親人寫家書。而燕王麾下的一些武將與燕王來往密切,不過也都是一些行軍打仗的事情?!?/p>
朱元璋切下來一塊羊腿肉,放入口中細細咀嚼,同時也點了點頭。這些并不算什么罪名,作為一個掌管軍權,鎮守一方的藩王,朱棣肯定是要與手下的武將有來往,而徐妙云寫家書也算是人之常情。他當然在徐府上也安插了眼線,不過目前是沒發現什么關鍵性的問題。
但是那探子口風一轉。
“只是最近,燕王與秦王有書信往來。而且還開始招攬了一些人,這些人要么是能員干吏,要么就是百戰余生之人,而且燕王自從上次回應天參加皇后娘娘的葬禮,便帶回來了一個人,舉止有些神秘?!?/p>
“什么人?”朱元璋一下子警覺了起來。
“聽說是個穿黑袍的和尚,法名好像是叫道衍和尚,真名應該是叫姚廣孝。我記得燕王殿下說,這是皇上的旨意,讓每個皇子都帶回來一位高僧,以佛法熏陶,每日陪伴?!?/p>
朱元璋也想起來了,他確實下過這樣一條命令。而且他對這個道衍和尚姚廣孝,印象深刻。主要是當時朱標也看上了這個姚廣孝,但是人家一門心思的,就跟朱棣走,最后朱標雖然遺憾,也只好作罷。
“這個人神秘在什么地方?”
“燕王專門為他在府中修建了一所佛堂,那姚廣孝每日就身居其中,燕王平日里不準我們去看,姚廣孝也很少出門,但是經常能看到,燕王殿下去佛堂,一呆就是半天。”
朱元璋捋了捋胡子,他總算是找到了問題的關鍵。自從這個姚廣孝來了,朱棣便開始拉攏起了其他人,也開始跟朱樉聯絡,看來這個姚廣孝,就是朱棣背后的高人。
于是,朱元璋決定會會他,但是在此之前,他還是先吃完了小羊羔,再召集北平所有的錦衣衛給他們訓話,讓所有北平錦衣衛一時之間引以為豪。后來他回到了燕王府,而朱棣還在等候,朱元璋與他寒暄了幾句便拋出了主要問題。
“老四啊,咱聽說你府上有一個叫姚廣孝的高僧,佛法精深,咱想見見他?!?/p>
朱棣的面容瞬間嚴肅,但只是一剎那,隨即恢復。不過這一剎那的轉變,也被朱元璋捕捉在眼中。
“父皇,您怎么突然想到這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