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也嘆了口氣,這件事他也覺得有些挫敗感。
“說到底,就是咱這段時間國庫太滿了,被他們掏了一個角也沒發覺,也是咱老了,太遲鈍了。”
朱標也有些無語。
“沒見過您這樣炫富的,難道說咱國庫有錢了也是件壞事?再說了,這官員里面有壞人咱也沒辦法,世界上本來就是善惡對立的,咱也只能加強監察啊,大力打擊官員貪腐。”
“你說得對啊!咱一直都打算,把所有的隱患都解決了,給你留下一個嶄新的大明。可是現在看來,咱可能有些異想天開了,這貪官是殺不完的,咱只能盡力而為了,以后還是得靠你自己。”
朱標嘿嘿一笑。
“爹,要是我說,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您也用不著如此著急,就算您把洪武朝的貪官都殺絕了,難道下一個朝代就沒有貪官了么?不可能的。我們只能不斷改正弊端,不斷進步。算了,現在說這些都為時尚早。我現在唯一拿不準的一點就是,那些買了糧食的地主富戶,怎么處理?”
朱元璋眼睛一瞇。
“那還用問?自然是殺了,殺了干凈!他們都知道這些貪官賣的糧食來路不正,還敢買,還敢從中謀略,這就是典型的知法犯法,這不殺頭還能說得過去?”
朱標好心提醒道。
“爹,這可有上萬人啊,也不是謀反,也不是通敵,這殺上萬名富戶是不是有點太夸張了,我怕激起民憤啊……”
朱元璋握緊了拳頭,狠狠地錘在了桌案上。
“那你說怎么辦?咱一看這幫子貪官和奸商勾結咱就來氣。不好好懲治他們,咱咽不下這口氣!”
“那要不就追回贓款,再稍微罰點錢?”
“不成!我看最輕也得抄家!”
其實朱標內心也有一些大膽的想法,但是治國不能瞎搞。每個階級都有他們存在的必然性,如果把全國的地主階級一網打盡,那大明還不亂了套。畢竟現實可不能隨便暢想,總得付出代價。
“那就這樣吧,我給您出個主意。”
朱標在朱元璋耳邊嘀咕了幾句。
“成!就這么辦!”
……
曾經與郭桓案有關的富戶們,都在家中惴惴不安,他們知道當初的事情已經東窗事發,但是他們覺得自己只是收購糧食,按理說,應該不會引火燒身。不過朱元璋的刑罰苛刻是出了名的,他們哪里拿得準,只能抱團在一起了。
焦縣的楚老爺,便是當地出了名的富戶,也曾參與倒賣國庫糧米,狠狠地賺了一筆。當他知道事情敗露之后,因為家大業大,也沒辦法跑,只能為自己編了一套說辭:我作為一個商人,收購糧食還有錯嗎?我只是收購糧食,哪里知道那是國庫的糧食。
然后,一隊官差就來到了他家中,開始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