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劉伯溫和兩個兒子交代書如何處理的時候太小聲,我們的探子沒有聽到。”
朱元璋站起身,背過手,在殿中踱步。
“為什么這件事現(xiàn)在才上報?”
“因為當時的探子還沒來得及上報就得了急病死了,這件事除了他沒有人知道。而前幾日錦衣衛(wèi)在收拾他的遺物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還沒來得及上報的書信,所以……”蔣瓛回應(yīng)道。
“行了,那你說說,你打算怎么去查這件事?”
“自然是從劉家兩兄弟下手,劉伯溫只有劉璉和劉璟兩個兒子。他們一定知道書的去向。劉伯溫的大兒子劉璉無心做官,朝廷雖然三番四次地去找他做官,他卻一直以守孝為理由推辭。劉伯溫的小兒子劉璟目前還在太學院讀書修學,想要找到他們的下落并不難,只是需要個名正言順的由頭罷了,所以我特地來問皇上,這件事該怎么辦?”
“查!一定要給朕查出來這本書到底在哪。咱不管你用什么手段,這本書絕對不能落到別人的手里,明白么?”
蔣瓛等的就是朱元璋的授意,只要名正言順,他這差事絕對能辦得妥妥當當。
“屬下遵旨!”
蔣瓛退下辦差去了,只留下朱元璋一個人,在原地大發(fā)雷霆。
“劉伯溫!劉伯溫!你真的是很厲害啊!你就算死了也還要給咱出難題!咱知道你能掐會算,也知道咱確實有些對不起你,可是咱真的沒想到啊,你居然能干出來這種事,令天下都改變?難道你想要顛覆朕的大明江山嗎?咱告訴你!就算把天下翻過來,咱也一定要找到你這本書,絕對不可能讓它落在別人的手里!”
倘若是別人說自己有能力改變天下,朱元璋只會當這個人是在發(fā)癔癥,說胡話。但是劉伯溫這么說,他卻不得不信,畢竟,他真有這個能力啊!能和上天借來風,卦能通神,能知身后五百年,這個青田先生又豈會是泛泛之輩?就單論風水玄說而言,現(xiàn)在欽天監(jiān)這幫號稱當世大能者,在劉伯溫的面前,就如同三歲孩童一般,不值一提。
有人說過,最懂你能力的只有兩種人,你的對手和你的隊友。當初朱元璋為什么不肯放劉伯溫回家,其實就是有這層原因在。倘若劉伯溫的一身本事為外人所用,那他也會頗為頭疼。對于這幫子跟他一起打天下的武將,他也是同樣的心思,好生供養(yǎng)加好生監(jiān)管,而且逐步削減他們的權(quán)力,好讓他們不敢生出二心。
蔣瓛得到朱元璋的旨意后,派人飛速來到了青田,將劉家祖屋中的劉璉逮捕,帶回了應(yīng)天。而另一邊的劉璟,上課上了一半,也被人帶走。在場的老師和學生自然也不是凡人,正想護著劉璟,為首的人便掏出了一塊腰牌。
“大明錦衣衛(wèi)辦案,閑雜人等回避!倘若有拒捕和包庇,一律按照同謀罪論處,而且皇權(quán)特許,先斬后奏!怎么樣?諸位還要攔著我們辦案么?”
在大明做官的人,都對這個臭名昭著的情報特務(wù)組織有所耳聞,當胡惟庸謀反案一出,錦衣衛(wèi)這個組織就被推到了明面上,而且他們直屬朱元璋,基本上沒什么人會敢去挑戰(zhàn)他們的權(quán)威。
劉璟走到了錦衣衛(wèi)的面前,神色不改。
“不要為難這里的其他人,我跟你們走就是了!”
為首的錦衣衛(wèi)一揮手。
“帶走!”
隨后,劉璟便被帶到了錦衣衛(wèi)專用的審訊地點——詔獄,進行審訊。
為首的錦衣衛(wèi)還算客氣。
“說吧!你們父親劉伯溫逝世的時候,到底給你們兄弟留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