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可以讓人先試藥,通過一批人得出結論。如果真的有效果,那天花在我大明就絕對不是什么不治之癥!這絕對是醫學史上的重大發現。”董太醫是個醫學專家,一想到疫苗的未來就兩眼放光。
“我覺得這東西主要就是起了個預防的作用,并不能治療天花。而且應該在半歲以后的孩童身上最有效果,因為他們年紀小,身體可塑性強。如果對這牛痘有不適反應也可以用藥調理。更主要的是,如果對牛痘產生了抵抗力,基本上就會伴隨一輩子了。”
“有道理!太子殿下不愧是青田先生的高徒,沒想到連他一身的醫術也學得,真乃人中龍鳳!”
董太醫發自內心的欽佩,但是也有些許遺憾。朱標要不是皇太子,他還真想讓他繼承衣缽,專攻醫術。
“行了行了,你們倆差不多就得了。等回去就找一些半歲以后的孩子,由太醫院操刀,就說預防天花的特效藥,也好給咱孫子做個試藥的。”朱元璋好不容易插上嘴。
“啟稟圣上,我聽說養牛場的,尤其是給牛擠奶的孩子好像確實從來沒有得天花的,如此看來這法子應該可行。”李三思小心翼翼地稟報。
“那回去就試試,董太醫親自操刀,如果真有用也算造福百姓了。不過咱現在得先回宮了。你娘和你媳婦都要急瘋了……”
朱標撇了撇嘴,他也沒想到會鬧出這么大的一個烏龍,全皇宮的人都以為他要殺兒子了,自己的群眾基礎就這么差么……
“先回去吧!”朱元璋一揮手。
“那這些奶牛?是不是送到太醫院進行研究?”李三思眨了眨眼睛。
老董頭也是個精明人,“太醫院每日不勝繁忙,沒有人會照料這些牛。依我看來,這牛還是先養在這里吧,等需要的時候再派人牽去。”
奶牛們哞哞叫著,又在地上添了幾泡新鮮的牛糞,李三思整個人都快哭了,只好用著懇求的眼光望著朱家父子。
“皇上……太子爺……咱這也不是牛圈啊!實在不行送到御馬監怎么樣?”
朱元璋瞥了他一眼,“牛馬不同圈,好好照料這些奶牛,這任務朕就交給你了,要是養死了朕拿你是問!記住,這是圣旨!”
李三思的眼睛里失去了希望的光芒。
“屬下遵旨……”
于是李三思和他的小伙伴們接下來都忙于割草喂牛。
回到宮里的太子爺并沒有閑下來,他還費了好大一番口舌向馬皇后和常青兒解釋為什么要給孩子打疫苗,以及自己并沒有虐待親兒子的傾向。對于常青兒的行為,朱標選擇的當然是原諒她,畢竟雖然說自家媳婦一孕傻三年,但是好歹也是心疼孩子。
日子就這樣轉眼又過了半年,朱標每日在朝政中奔忙,不過幸好大明大部分的制度已經改革完畢,接下來剩的就是些小事情罷了。牛痘在董太醫的主持下基本上驗證了對于天花具有很好的預防效果。皇家的多數新生兒也都接種了牛痘,于是朱標一高興,大手一揮撥了款,準備大規模推行牛痘疫苗。從應天開始,每個半歲以上的嬰孩都可以在政府機關接種牛痘。只是因為技術問題,暫時還只能使用最原始的接種方式,也就是十字花接種法,在肩膀上割破一個十字花的口子,然后接種。當然也是免費的。
一時之間太子朱標的贊頌聲傳遍大街小巷,甚至婦人們都會抱著孩子互相比較肩膀上的十字花印記,如果誰家的孩子肩膀上還沒有,絕對會被人告知去衙門下屬的醫療機關接種。如果不去,那不是腦袋不好就是人販子了。
每天過著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生活,朱標甚至覺得人生就快要圓滿了。不過近來有兩件事讓他非常在意,其一就是朱樉朱棡等第一批藩王到了娶親和就藩的年齡。至于這其二嘛,就是朱元璋已經好久沒有露過面了,就連這幾天的朝政都是朱標代理。
“我不會是在做夢吧,大明第一勞模老朱同志居然也會翹班!他不會是醞釀什么大的陰謀吧!話說他最近有沒有來過東宮?難道連咱家雄英都吸引不了他了?”
常青兒搖了搖頭,“你父皇應該是有一陣子沒來過東宮了,母后倒是經常來看雄英,但是他沒有。至于原因么,我聽說可能是后宮有人生病了。”
朱標眼睛瞪得如銅鈴一般,滿臉寫著不可思議四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