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此時卻陷入了深思。
“他為什么要激怒我?他難道是一心求死……”
“依我看來,八成是這樣。”毛驤沉聲回道。
“唉,咱最后還是低估了他啊,為了最后的一點尊嚴(yán)和氣節(jié),他竟不惜尸骨無存。他張士誠,是個英雄啊,賜他一副棺木,就葬了他吧……”
“是!”
從此,蘇州城旁的荒地,多了片無主之墳,那里面躺著一位亂世梟雄。而蘇州城中,倒是多了不少張士誠的功德碑和衣冠冢,至于是誰立的,已無從查證。這位偏安一隅的吳王,對待百姓還算仁慈,他減輕賦稅,鼓勵開墾,打擊地主富商,將錢分給了許多窮人,還興辦學(xué)校,鼓勵教育,在那亂世之中,蘇州的百姓,卻算過得安穩(wěn)。也許他不是個做皇帝的材料,但是他所做過的一切,已經(jīng)足夠在歷史上留下一筆,任由后人評說。
朱元璋率領(lǐng)大軍回到應(yīng)天,慶功宴足足開了三天三夜,就連應(yīng)天的老百姓也張燈結(jié)彩,為他慶賀,畢竟這位吳王朱大帥已經(jīng)一統(tǒng)江南,占據(jù)半壁江山,距離皇帝好像只差那一小步了。朱元璋對應(yīng)天的百姓也是大方的很,所有老百姓皆可領(lǐng)糧米,一時間,吳王之賢德為人津津樂道。
正當(dāng)所有人都以為朱元璋會讓部下休整的時候,朱元璋卻又召開了會議。
“打,必須打!咱現(xiàn)在兵多糧足,還有從張士誠那里收編來的幾萬兵丁,還怕他一個爛到家的大元朝?”常遇春一拍桌子站了起來。
“你給咱坐下!徐達,你說!”朱元璋不怒自威。
“上位,我也覺得應(yīng)該打了,雖然剛經(jīng)過一戰(zhàn),但是我軍兵力充足,士氣正盛,現(xiàn)在江南在我們手里,糧草賦稅都不成問題,打吧!”
朱元璋審視了一圈,深吸一口氣。
“同意出兵的都有誰?”
滿座諸將皆聞聲站起。
“好!那咱就封徐達為征虜大將軍,常遇春為征虜副將軍,你二人率二十五萬大軍,給咱先打山東和河南!此次任務(wù)只能成功,不許失敗!本次出兵不為了別的,為了驅(qū)逐韃虜,還我河山!你二人可愿領(lǐng)命?”
徐達走上前去,接過兵符。
“不勝不還!”
常遇春撓了撓頭。
“大哥啊,讓咱們?nèi)ゴ蛘绦校怯幸患率遣皇且苍摽紤]考慮了。咱是不是也該研究建國的事情了。”
“怎么?你老常要跟咱討價還價?還沒打完仗就要跟咱邀功么?”朱元璋笑笑。
“咱哪是這個意思啊,咱要是建國了,打仗不也好聽?而且這丑話說在前頭,你封咱哥幾個啥官咱無所謂,但是咱嫂子得是正宮皇后哈,你可不能封別人,咱知道你還有幾個妃子,也挺得寵的……”
聽到常遇春當(dāng)眾這么說,朱元璋氣得直接給這貨兩腳。
“這是你該操心的么?你就給咱把仗打好了,不是天天吵吵著有十萬大軍就能橫掃中原,這次咱給你二十五萬,你要是打不下來咱就治你的罪!”朱元璋面露兇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