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的科考,可不是只讀圣賢書,不聞窗外事便能拿下舉子身份,身為解元的杜衡當然對時局有一定的了解。雖說守孝三年,閉門不出,然而有著席西岳這樣交游廣闊的師兄,孝期結束后的品文會,杜衡便已對這三年的朝局動向知曉了大概。
想起那日在許崇年府上遇到袁頌,更是對從前耳聞有了一定的印證,于是他道:“許崇年與內閣大學士袁之序私交甚篤。”
“袁之序?袁頌的伯父?”
杜衡拍了拍蘇螢的手,點頭道:“是,袁之序是圣上登基后,賜下。
再說說這兵部尚書之子裴遠山,他從小習武,常年在京師營中效力。有一年,北地災禍頻繁,蠻夷無糧,便一次又一次侵襲北地。裴遠山自請北上,被委任副將,助陸執與圣上一同抵抗蠻夷。
然而裴遠山才去北地不到三月,便連打兩次勝戰,捷報頻傳,一時間風頭無兩,竟有壓過陸執之勢。不過這裴遠山似乎不愿太過張揚,之后再有捷報,有的也只是以陸執之名,平息北地之亂。
本以為裴遠山終究會返回京師,做個護京大將,天子近臣。然而他卻出乎意料地在北地安心駐扎,與陸執一主一副,倒比陸執那在京城的紈绔兒子更像親子。
因北地紛亂,原定成婚的圣上和貴妃娘娘遲遲未能履行婚約。之后,圣上又被召回京城述職。誰知回京途中,竟救下了不慎落水的皇后娘娘。
圣上為了保全娘娘清白,特請太上皇賜婚。因北地平亂大功一件,太上皇一高興,便允了圣上的請求。陰差陽錯之下,貴妃娘娘的嫡妻身份便被皇后娘娘捷足先登。
之后發生的事也是太過傳奇。
在圣上離京前夕,太后娘娘意外病逝,于是不得不又滯留了月余,幫著傷痛欲絕的太子打理喪儀。太上皇見太子數夜守靈,孝心甚篤,便允他留東宮休養幾日。
可誰知,當圣上陪著太上皇前往東宮看望時,卻發現東宮之中竟有一套制好的龍袍,太上皇一怒之下便把太子囚禁。
之后,時任督察都御史之職的袁之序上書,揭發太后、太子貪墨已久,因太后一手遮天,暗中陷害、暗殺不少意欲告發的官員,致使大周朝無人敢提、無人敢言。當太上皇聽著袁之序跪在朝堂之上,將收集多年的罪證一一念出之時,一怒之下,將太子賜了鴆酒、告罪天下。
圣上雖被養在太后身邊,然而卻很早便去了北地,因此太后與太子之惡,圣上并未波及,反而因軍功贏了圣心,最后,如愿以償,登上大殿之位。
蘇螢聽完,唏噓不已:“袁之序所報之罪證,真是恰逢其時,恰到好處。難怪年紀輕輕便欽點入閣。”
杜衡點頭:“我一直以為袁之序早年便已是圣上的人,如今許崇年出事,倒叫我起了疑心。想來,裴陸兩家之中,必有一家早同袁之序有了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