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你們現(xiàn)在很難理解,”將士拿出一本巴掌大的小冊子,先示范怎么翻閱,然后遞過去,“這叫使用說明書,是咱們臨仙城的錦璃仙子為了方便百姓理解,專門制作的,都是畫的演示圖,不識字的都能看明白,拿去慢慢看?!?/p>
“這是……怎么做出來的?”五人圍在一起,瞪大了眼珠子。
他們只見過在竹簡或者布匹上寫字畫畫,從未見過世上還有這種整整齊齊方方正正,比樹葉還薄,能一片片翻著看的東西。
甚至每一片上的圖畫無比清晰,色彩豐富。
將士回答:“這個是紙做的,別問我紙又是什么,以后你們會知道的,行了,快把給你們的推車推走,慢慢看圖學習去?!?/p>
“是是是!”五人點頭哈腰,一塊兒推著放滿了東西的手推車離開了。
就這樣,一批接一批的人源源不斷搬來鐵甲和兵器,領(lǐng)到了東西后又一批接一批回到城內(nèi)。
清空了車廂的馬車便將那些鐵甲和鐵制兵器裝進車廂,然后原路返回臨仙城。
這種情形一連持續(xù)了好幾天。
期間,蕭啟棣從臨仙城調(diào)來了上萬人,負責將以前建設(shè)臨仙城的經(jīng)驗傳授給黃沙關(guān)的二十多萬百姓。
而段武也依照蕭啟棣的命令,把帶來的十萬大玄軍留在此處幫忙。
一切安排妥當之后,段武便率領(lǐng)一萬玄甲軍離開黃沙關(guān),前往攻打余將軍攜宇國幾萬精兵殘部退守的天險要塞之地。
臨仙城這邊。
經(jīng)過大致清點,從黃沙關(guān)繳獲過來的鐵甲,有二十多萬套,雖然不是宇國精銳軍所用的上好鐵甲,但質(zhì)量和做工也比各諸侯國普遍采用的青銅甲好太多。
另外各類鐵制戰(zhàn)刀、弓箭之類的兵器,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
這么多宇國生產(chǎn)的鐵制裝備,放到中原任何一個諸侯國來說,都是天大的寶貝了。
足夠用來武裝一支二十萬的精銳軍,大幅增強作戰(zhàn)能力。
哪怕是有著寧錦璃提供物資裝備全方位支援的蕭啟棣,也不舍得將其浪費,思考了幾日,也沒有確定到底用在何處最合適。
臨仙城和黃沙關(guān)這邊的十多萬大玄軍有了更好的,自然不需要這些。
那么剩下兩個選擇。
一是送去其他幾處邊關(guān)。
大玄以北,有著要隨時抵御游牧部落的守軍。
大玄東側(cè)南側(cè),也駐扎了需防著接壤的另外兩國的邊關(guān)軍。
若是分給這些大玄軍,自然大有益處的。
不過,如何分配,便成了個需要仔細斟酌權(quán)衡的難題。
畢竟好東西誰都想要,倘若分配不當,反而會動搖軍心。
而第二個選擇,便是把這些鐵制裝備留在臨仙城,用來再次提煉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