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除了有些高溫外,現在這個環境,是真的很合適種植水稻啊!
趙威挽起褲腿,赤腳踩進松軟的泥地,親手將發酵好的糞料均勻鋪開,泥漿漫過腳踝,混合著肥料的溫熱,仿佛能感受到土地正在貪婪地汲取養分。
榆樹囤的村民們更是不敢有絲毫懈怠,每天天不亮,就要爬起來干活。
他們修田,弄水田灌溉設施,把這個地方弄得熱水朝天的。
兩個水稻專家也徹底被趙威和村民們的執著打動,整日泡在田間,拿著記錄本仔細觀察稻苗的生長情況,時不時調整灌溉水量和遮蔭棚的角度。
然而,外界的質疑聲從未停歇。
鄰村的老人們會跑來看熱鬧,就叼著個煙桿,然后站在田埂上,望著這些綿綿不斷的遮陽棚,連連搖頭:“這娃,就是太倔,違背老祖宗的法子,到時候收成不好,看他怎么跟村里人交代。”
“你們也看到了,莊稼都曬不到太陽,還能長得有多好的,不過是白忙一場,可惜了……”
甚至有幾個自詡經驗豐富的老農,專程跑到田邊,對著瘦弱的稻苗指指點點:“你們瞧瞧,這苗稀稀拉拉的,哪有半點要豐收的樣子?現在改種玉米紅薯,說不定還能趕上最后一波收成。”
面對這些質疑,趙威只是笑笑,繼續帶著村民們精心照料稻田。
可就在稻苗即將拔節的關鍵時期,意外發生了。
一天清晨,負責巡田的村民慌慌張張跑來報告,說水田里的莊稼得病了,葉子枯黃,離死不遠了。
趙威大吃一驚,急忙追問起來:“發生了什么事?昨日不是好好的嗎?咋睡一覺起來,就不行了呢?”
報信的村民,也是急得都快要哭了。
“社長,我也納悶著呢,這事兒怪得很,咱們現在可咋辦啊!”
……
呵呵,既然如此,也只能涼辦了。
“行了,這事兒我已經知曉,我會治好的。”
至于怎么治的,已經不是這個村民能看得懂的,就不要杵在這里礙眼啦!
很快,趙威就組織專家們趕到現場,蹲在田邊仔細查看。
顏專家摘下眼鏡,用衣角擦了擦,又湊近葉片反復觀察,臉色變得凝重。
“這不是普通的病害,更像是有人故意投放了某種腐蝕植物的藥劑。”
趙威眉頭緊鎖,目光掃過稻田四周,突然在田埂的雜草叢中發現了半截發黑的布條。
這種獨特的織布手法,他自然是不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