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子們先是一愣,隨即圍上來握住他的手。
“行啊,對于農業生產我們是大力支持的,卻是不知道,你要拿什么來換?”
趙威把自己的后車箱打開,讓他們看了一下自己所帶的東西,然后道:“這些東西能換多少換多少,我是代表十里八鄉的人前來前助的。”
這些人哈哈大笑起來:“你這買回去,也怕是不懂得怎么種吧,怕是要打水漂哦!”
“得虧你這人運氣好,早不來,晚不來,偏偏在這個時候撞上了我們。”
“眼下我們農科院正是農閑時候,幫你這個忙也不是不可以哦!”
……
“謝謝……謝謝你們,實在是感覺不盡。”
暮色染紅天際時,趙威抱著八袋種子,還有兩個所謂的種植專家往回趕。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帶去的那些糧食,農科院的人都沒有要,他們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讓他們一起見證,這個旱季的水稻是咋種出來的。
效果如何,他們要隨時來田間地頭進行實驗。
趙威自然是求之不得。
他本來就只是一個半吊子,有了這些專家的幫忙,他可以把心落到肚子里面了。
現在這個年代的專家,那可都是個頂個的有本事,是行業里的翹楚和標兵啊,他的運氣真的是沒得說。
走到半道上的時候,車子竟然拋錨了。
也就是這個時候,車載廣播突然插播新聞:“受持續高溫影響,全省旱情加劇,農業部門呼吁各地做好抗旱保種工作……”
他下意識踩了踩油門,車輪碾過路面揚起的塵土,在夕陽里織成一張金色的網。
還好沒有出什么事,這鄉村公路上,一輛車也沒有。
兩個專家不會開車,自然也不會修車。
還好趙威做這些手到擒來,倒也方便至極。
……
夜幕降臨時,榆樹囤村口漸漸熱鬧起來,婦女們支起灶臺燒火,孩子們抱著大陶罐去打水,老人們則圍在一起,用麻繩把鐵鍬、鎬頭捆得結結實實。
大家伙兒都在努力的為活著,盡自己所能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