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在七八月份的時候收割,晾曬成青伺料。
只是,這樣的草料,需要搭建防雨的倉庫進行存放,不然的話,等到了冬天會發霉壞掉。
這是需要投入人力物力的。
而且,他們這個地方的羊草不多,人工種植的話,他也不知道能不能種得出來。
除了羊草,還有一些玉米秸稈等農作物,在收割后經經過晾曬,捆扎后,都是可以作為糧食的。
他們村子之所叫榆樹囤,正是因為村子里面的榆樹多得離譜,足有上百多棵,還都是那種幾十年的老樹。
這些樹木高大粗壯,長得枝繁葉茂的,到了秋天后,就能將這個落下來的榆樹葉收集起來,曬干,再粉碎后喂給牲口。
不光是榆樹葉,還有楊樹葉,這些都是喂養牲口的好東西。
一頭牲口,一個冬天大概需要三千斤的干草料。
如果按照這個來計算,想要擴大養殖規模,心里也就有了明郞的量化標準。
趙威一直耐心的詢問,于是,也終于是從一個懵懂無知的萌新,成長為新興養殖戶。
現在剩下的,就是看看自己在這個畜牧會上,還能再學到些什么吧。
第三天的時候,他安排好一應事務,就帶上老周頭還有赤腳醫生坐上了去往白沙鄉的客運車。
這一次,開車的是小劉師傅,他跑的雖然是青禾縣城,但是中途正好經過白沙鄉。
那里沒有直達的車,主要是那里有一條河,攔住了去路,又沒有能力架橋,所以,白沙鄉的人想要進城,都是需要走上一個小時的山路,再淌過這條河,才能攔??瓦\車。
有的時候攔不上的,就只能靠兩條腿繼續走路。
運氣好的人,還能蹭一下過路的馬車牛車。
趙威他們當天的運氣不錯,在和小劉師傅愉快的揮手告別后,就正好遇上一輛前往白沙鄉的馬車。
那車夫是個很爽朗的漢子,倒也樂得搭載他們一程。
只是沒有想到,他們正欲抬腳上車時,從后面跑來四個人,也要搭乘他們的車。
其中一個人,正是某個公社的黃社長,和趙威有些不太對付的。
此人認出他來后,皮笑肉不笑的道:“不好意思哈,趙社長,你也看到了,我們同行的這個同志,腿腳不是太方便,能否把這個車讓給我們先用用?”
其余的幾個人也附和著他們社長的話頭,對趙威嚷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