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村民家中有這種陰濕之地,那完全可以直接把木頭往那里一丟,把菌絲一種,剩下的就讓它自己個兒長。
一根合適的木頭,養得好的話,能持續三四年都能采摘。
如果種得多了,還能拿去換成錢,或者拿去換別的生活物資。
眾人得知這玩意兒種起來很簡單,而且,趙威的家中已經有成功的案例,于是背木頭的人,那是絡繹不絕,恨不能將山上的所有合適的木頭,都搬下山。
在眾人忙乎這件事兒的時候,趙威可沒有忘記要給云秀弄得好吃的東西。
他要給云秀好好的補補身子,于是,在山林里面轉悠了一番后,很快就找到幾棵野生的桃樹。
這些桃樹都是天生野長的,不知有多少年歲了,其樹木高大粗壯,倒也讓人難以攀爬。
以后就算是結出桃子來,想要吃到桃子,怕還是要斗智斗勇一番才行。
此時樹上桃花正旺,那樹干上正是分泌桃膠的時候。
黃黃的液體流出來后,就會凝固成一種膠狀物。
他用竹籃子將幾棵桃樹都采摘一番后,得到的也才只是五分之一不到的桃膠。
目測,也就只是剛好夠一家人食用的。
收起桃膠后,他還要弄一種東西,叫木薯粉。
和這些生產經驗很豐富的老農民請教了一番后,得知在這個榆樹囤周圍的山脈里,并沒有木薯這種東西存在,大家伙兒連聽都沒有聽說過。
想來,是這一方水土并不能養育出這種植物來。
不過,沒有關系,還是能找到很多平替的,比如用玉米淀粉,或者紅薯淀粉。
別的不太好弄,紅薯淀粉是非常好弄到的。
畢竟,很多人家沒有大米吃,也沒有苞米面,蕎麥面,高粱米等,唯一能吃的,就是土豆和紅薯。
這玩意兒很長一段時間里,都是人們生命中的主食,拯救了很多人的性命。
把這兩個食材解決了后,他還有最好一步,那就是取奶。
這個活兒,曾經是滿囤這個放牛倌負責的,后面他死了,這個差事兒,趙威則交給了同村里一個養殖經驗比較豐富的老周頭。
他在把漢子們帶回村子里面后,就迫不及待地拿著一個很粗的竹筒,去老周頭家中。
這個地方養的牛馬騾子等畜生,都是村子里面的財富,也是村民們最后的一點儲備糧,不到萬不得已,是絕對不希望這些牲口出事的。
趙威來得挺合適的,據說,昨兒個就正好有一只牛產下小牛犢子,眼下母牛已經下奶了,正好合適去擠。
只是,這個擠奶的活兒,老周頭是不敢做的,這母牛現在特別的稀罕小牛犢子,但有生人靠近,就會暴躁地亂叫亂溜,一不小心就會讓人粉身碎骨。
老周頭和母牛還不是太熟,沒有辦法下手,主要是怕死。
所以,只能趙威自己親自動手了。
這種活兒,趙威并沒有干過,但他看過擠奶的廣告。
想象著那種感覺,然后小心翼翼的在母牛吃草的時候,摸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