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血脈有遠近親疏,但感情也是如此。
趙庸在這些日子里,早已經把對親人的濡慕之情收了起來。
不是什么老人,都稱得上是合格的父母的。
他會贍養老太爺他們,但也僅限于此。
這個干巴了的熊掌啊,如果到時候他們還記得吃,他自然也能捧上,一切看他們二老的決策。
果然,老太爺二人積極鉆營了一輩子,最在乎的就是臉面,決定把熊掌先暫時留下來。
這些日子被人從家屬大院里面攆出來后,心里就憋著一股氣呢,如果能靠著這個兒子把失去的打補回來,倒也是一件好事。
提到辦壽,他們現在看老岳丈都已經不再眼好了,因為他們有更好的安排,和趙庸商量了起來。
“下個月初八,你媽要過大壽,你作為我們的兒子,一定要給我們往熱鬧了搞。”
“這鄉下這種環境是萬萬不行的,得往城里面去,找那原先酒樓里,會做菜的大師傅來,讓他們至少要辦300桌。”
“我這來往的人都是大人物,你可不能拖我的后腿。”
“什么都要最好的,明白嗎?不能丟你老爹我的臉,你可得給我支棱起來!”
……
趙庸聽到
300桌,心時只覺得咋舌不已,但這些日子在其父的磋磨下,竟然也學會了隱忍。
“爸,都聽你的唄,你說咋辦我就咋辦。只不過……”話鋒一轉,他有些為難的道:“你也看到了,我們只是普通的農民,家底子薄,怕是最多只能在城里辦個五桌,剩下的295桌,需要的錢……”
老太爺冷冷一笑:“呵……放心吧,這個錢有的是,咱家還能缺這么一點錢,你這眼皮子可真夠淺的?!?/p>
他卻似乎忘了,趙庸自打認回來后,還一毛錢都沒有花到過他的。
老太爺把錢財看得很重,至今沒有人知道他手里有多少財富。
包括他的枕邊人老太太,也只知道老太爺有橫行的資本,具體的壓根兒不敢過問,怕惹其不高興。
而對這筆錢一直很垂涎的人,從來都不是趙庸他們這一家人,而是趙楠這個嫁出去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