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不至于堵塞,這個通道是修得挺寬敞的了。
加上會及時疏通,不會發生倒灌的事情。
眼下是冬天,枯水期,這山中的小溪水幾乎是斷流狀態。
等到豐水期的時候,他再去找人弄個鐵皮箱子蓄水,到時候,把山中的水接來,只要水箱子一滿,就會自動沖刷廁所,能省去很大的人力。
這些生活中的小技能,都被他發揮得淋漓盡致,將生活品質提高了一大截。
明明還是個茅草房,但卻是農家里面,少有的干凈整潔。
將家中的事情處理妥當,他連夜去了林師傅的家中,讓對方來幫忙準備開席。
柳師傅一聽來活兒了,價錢都沒有講,麻溜的連夜帶著幾個幫廚的徒弟,提著各種刀具,還有大鍋,蒸籠等家伙什就來了。
這家伙已經把趙威當偶像了,敬佩得不得了。
此時的趙家院子里面,早已經準備開始壘灶了。
眼下農村還沒有普及磚頭,能用的材料有限,是用的泥巴,混著稻草木棍等,打造的土坯灶臺。
里面用柴禾一燒就能很快堅固。
至于辦客用的那些米面糧油等,趙威早已經讓趙庸準備好了,每次趕集都是一樣買一點,此時堆了一灶房,足夠宴請的。
也不可能全村都請,1000多戶人家,哪里請得過來的,又不是什么土豪。
只是請那幫著修房的50多戶人家,都是和他們走得比較近的。
吃喬遷席一般都是全家老小齊上陣,主要是暖房需要,人越多越熱鬧。
而隨禮就挺豐富的,有的是給個物件兒,比如新碗筷,新的炊具,紅糖糥米粑,腌咸菜,五谷糧食的種子,農具,布匹等。
有的是給錢,也不多,就一兩毛錢,已經是對方的能給的了,不拘多少,都是個好意,也不會有嫌棄的。
熱熱鬧鬧的大宴,終于在人聲鼎沸之中,拉開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