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琳送別下,彭林回到了昌河。
并且在回到昌河兵器工業總廠后,他們也收到了漂亮國3億美元的定金。
當谷廠長得知彭林出去一趟,居然直接帶回來30億美元的軍購訂單后,整個人都差點直接被嚇傻。
如果幾千萬或者一億美元的軍購訂單,他還能夠接受和高興。
但是這30億美元的訂單,都能夠直接買下昌河和景德鎮全市了。
這實在是太驚人了!
別說昌河廠,就是整個龍國都從來沒有接到過數額如此巨大的軍購訂單。
但是在震驚過后,谷廠長回過神來后,嘴便高興地沒有閉上過。
昌河兵器工業總廠能夠承接國際軍火訂單,也算是終于邁出了一大步。
幸好昌河廠前段時間便已經完全放棄生產54式半自動手槍、56式半自動步槍、56式班用機槍、63式自動步槍、67式通用機槍、69式40毫米火箭筒等一系列老舊武器裝備。
并將全部的生產線改換為單兵云爆彈、狙擊榴、127毫米重機槍等新式武器裝備。
不然的話,這些訂單他們不知道要生產到猴年馬月。
不過即使這樣,三個分廠的生產壓力也無比的巨大。
擴建廠區,這是效率最慢的一種方法。
由于改革開放大計和軍隊開始大佬淘汰老舊裝備,很多軍工廠都已經瀕臨倒閉向軍轉民轉型。
所以收購和兼并重組才是最快擴大產能的方法。
彭林不再將眼光局限于昌河這么一個地方。
他拜托谷廠長前往燕京,與五機部進行協商,幫助昌河兵器工業總廠在全國談判收購和兼并重組一些倒閉的軍工企業。
這樣不僅可以直接獲得這些軍工廠的設備及工人,快速獲得產能。
而且還能解決很多軍工廠倒閉及工人工作的問題。
至于彭林,則專心于新式武器裝備的研發。
4月份。
在彭林和昌河武器制造廠技術骨干研發下,155毫米榴彈炮和衛士火箭炮終于雙雙設計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