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開始展開調研之前,就已經知道,只怕李存明早就將所有的事情安排明白。
村委會那幫人,肯定早就將自己能抓到的把柄全都處理干凈了。
所以,王文鐸選擇走基層路線,從群眾,尤其是年長的群眾入手,這樣才能了解真實的情況。
經過一周的調研,王文鐸也發現了古城鄉始終摘不掉貧困鄉帽子的原因。
壟斷!
從上到下的壟斷,一切可發展的資源全部被壟斷。
這個時期,國家正處于大基建時代,處處是機會,可是為什么地處平原,緊靠國道的古城鄉卻依舊一潭死水呢?
毫無疑問,壟斷!
李存明的姐夫竇福生憑借李存明的權勢,壟斷了古城鄉各項資源。
就拿耕地流轉來說吧,以竇福生為首的一伙兒人他們不僅自己承包耕地,甚至對一些承包土地進行大規模糧食種植經營的人通過暴力手段進行脅迫,強制他們繳納“保護費”,每一車糧食他們就要抽走3000塊。
工程方面,竇福生更是一家獨大,將古城大小工程大包大攬,這對于古城鄉的經濟發展來說,是致命。
致命的點不在于他掙了多少錢,搶了多少資源和機會,而在于他把整個古城鄉的營商環境搞得很爛。
有心投資者一打聽,發現竇福生在古城鄉壟斷各項資源,那人家誰還敢來投資!
了解清楚后,本想謀定后動的王文鐸只能臨時改變策略,必須先拿下李存明和竇福生,不然古城鄉還會是現在這般。
想清楚一切,王文鐸便決定動身前往縣里。
上任古城鄉以來,由于迫切想要了解古城鄉的各項事務,王文鐸一直沒有找到機會去向縣里的領導們匯報工作,從政治角度來說,這是很不合格的表現。
前往縣里之前,他特地給縣委書記以及縣長的聯絡員溝通了一下時間,在確定好時間后,便馬不停蹄地趕往縣委縣政府。
河陰縣的縣委和縣政府是分開辦公的,按照組織原則,王文鐸徑直來到了縣委大樓。
“張秘書,領導現在有時間嗎?”
縣委書記李戶煒的聯絡員張小鵬看見來人是王文鐸,熱情起身說道:
“王書記來啦,書記正和縣財政局的付局長談話呢,要不您先等一下?”
王文鐸笑著從包里掏出一張購物卡放到張秘書手邊的文件中。
這并不是王文鐸想賄賂張小鵬,而是宰相門前三品官,和領導的秘書打好交道,有什么事情自己也能第一時間知道。
“王書記,您看這是”
說著,張小鵬就要從文件中將購物卡取出來,但是王文鐸一把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