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的冀州牧之位來的不光彩,試圖另立新君又使名聲進一步下滑,公孫瓚揮師南下理由都是現成的。
冀州牧袁紹有不臣之心,他要為朝廷鏟除奸佞讓冀州烏云盡散重見青天。
別管他到底怎么想的,反正理由找的非常正當。
袁紹也是時運不濟,拿下冀州后日子就沒順過。
先是心腹謀士荀諶和戰斗力強悍的武將麹義遠走并州,然后又是于夫羅在戰事要緊的時候綁了張揚來了出莫名其妙的進犯京師。
進犯京師,結果就是被麹義瞅準機會打的落花流水。
手底下的武將一個比一個靠不住,連他帶到冀州的于夫羅和張揚都能反,冀州本地的將領更沒法讓他放心調用。
但是不放心也得用。
現在不是計較將領忠心的時候,也不是惱恨劉虞不給他面子的時候,公孫瓚做大對他們倆都沒有好處,當務之急是壓下公孫瓚的囂張氣焰。
幽州軍政涇渭分明,劉虞主政公孫瓚主軍,能被劉虞調動的兵力都是公孫瓚不屑于用的羌胡。
不過有一點公孫瓚的看法沒錯,羌胡反復無常欺軟怕硬,只靠懷柔不可能讓他們老實聽話。
一旦幽州沒有能震懾羌胡的強大武力,劉伯安就是案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
如此正和他心意。
袁紹瞇了瞇眼睛,公孫瓚想要冀州,他又何嘗不想要幽州。
糟心荀牛牛
北方的局勢亂成貓爪下的毛線團,
幽州的烏桓鮮卑在州牧劉虞的調遣下氣勢洶洶攻打公孫瓚,但是有幾支鮮卑騎兵方向感不太好,本該沖去東南方打公孫瓚的地盤,
卻不小心沖到了西北方向的并州云中郡。
鮮卑人莫名其妙打到眼皮子底下,云中郡的守軍自然不會干看著不還手。
云中、五原兩郡年前才重置官署,張遼帶了兩萬大軍從雁門殺到云中,
所到之處連藏在洞里的老鼠都不敢亂動彈。
任命官員規矩多,
朝廷怕州郡鄉黨人情比周影響官署運作,
特意限制婚姻之家及兩州人不得交互為官。
然而當官的大多是世家子,
世家姻親往來的密集程度跟蜘蛛網似的避都不好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