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京城也是擺設,愛卿們可以當他生病外出休養(yǎng)就行,反正京城有他沒他都差不多。
這么想,他留在京城的話將來京城被圍朝堂就會被一鍋端,
他不在京城到時候還能遠程幫忙寫詔書求援,
不然讓朝中大臣求援都沒地兒求。
他年紀這么小都知道人心靠不住,
愛卿們都是大人肯定比他更清楚這個道理。
拍拍xiong口想一想,如果沒有朝廷的詔令就派兵進京解圍要被問罪,
天底下幾個人敢出頭?
何況現(xiàn)在這天下本來就沒有多少對朝廷忠心耿耿的人。
就拿這次來說,他前些天寫了不只一份詔書,來支援的除了荀小將軍就只有這位沒收到詔書的麹將軍。
王司徒想鬧就鬧吧,看看最后沒法收場的是誰。
他覺得不是他,也不是他們家小將軍。
哈哈。
荀曄也覺得沒法收場的不是他,但是他感覺小皇帝待會兒的下場也好不到哪兒去。
怎么說呢,都知道天子是擺設,但是這個擺設必須得有,不然就算朝廷文武官員齊全的不能再齊全也是名不正言不順,天子身邊隨時可以再拉起個名正言順的草臺班子。
還有就是,就算京城不安全,天子也不能把害怕想跑之類的話放到明面上。朝臣不好是朝臣的問題,天子早早離開讓京城的百姓怎么辦?
什么叫“京城的安危就全靠諸位愛卿了”?這是天子能說的話?
這年頭沒有“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說法,但是皇帝也得有這個覺悟。剛才的話要是傳出去不光小皇帝那原本就沒有多少的威望會驟降,連太傅楊彪都得跟著受牽連。
太傅天天進宮教導天子,就教導出這么個結果?
看楊太傅那吃了十斤蒼蠅屎一樣的臉色,唔,祝陛下好運。
當然,他非常歡迎陛下和他一起走,如果將來有機會也絕對不會將陛下拒之門外,但是這些事情他們心里知道就行,說出來真的會挨罵。
崇德殿中安靜的掉根針都能聽見,眾臣看看還沒有意識到說錯話的小皇帝,一半怒視王允一半怒視楊彪。
怒視王允的大臣想的是:都是這老不修的錯,他要是安安穩(wěn)穩(wěn)的論功行賞不就沒有后面這么多事情了?
怒視楊彪的是不敢瞪王司徒的大臣,這波人想的是:反正今天司徒大人已經(jīng)沒法收場,能拖下水一個是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