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小將軍心里委屈,面上絲毫沒有表現出來。
身為家里武力值最高的崽,接人的任務非他莫屬。
如果智商地板不也是他就更好了。
武力天花板智商地板,這描述聽上去真的很呂布啊。
會議結束,所有人該回官署回官署該回軍營回軍營。
荀悅示意荀曄留下,等人走的差不多了才看向主位問道,“叔父命明光回潁川,可是想讓他將沿途流民都招攬來并州?”
雖然沒有明說,但是以他們家傻小子的性子,路上遇到流民肯定不會袖手旁觀。
荀曄很有自知之明,不好意思的說道,“阿父不用擔心,太原和上黨還有很多荒田,來多少都能安排。”
接納流民最難熬的是只出不進的第一年,正好再過倆月就是秋收,別說只是接納路上的流民,就是太行山里的賊匪全部下山說要種地他們都養得起。
不知道今年冬天會不會冷的過分,但是不管冷不冷都得防備胡人南下,到時候正好讓他們去打胡人。
也就這幾年能靠荒地來穩定流民,等人口飽和養不起那么多人就得琢磨擴大地盤了。
沒辦法,就算現在能出海尋找玉米土豆紅薯花生,找到的東西和后世改良過的高產品種也不一樣。
荀悅無奈的看他一眼,“阿父的意思是,主動招攬流民會得罪地方主官。”
治下百姓流離失所不是好事兒,地方官員也要臉,別處流民流落到他們治下他們或許緊閉城門不會管,但是肯定會唾罵別處官員無能。
流民主動逃到并州被他們接納是一回事兒,他們到豫州帶走豫州百姓又是一回事兒。
這次和之前搬家不太一樣,當時帶走的只是附近幾個村落,地方官睜只眼閉只眼也就過去了。
招攬流民動輒上萬,地方主官或許會竊喜治下流民全部去禍害其他地方,但是也有可能倒打一耙罵他們胡作非為。
荀曄皺著眉頭聽他爹說完,“他們自己治理不好地方還不讓百姓去能活命的地方?這是什么道理?”
遇到流民的時候說流民是不穩定因素連城門都不開,有地方能接納流民了又說那都是郡縣丁口,好話壞話都讓他們說了是吧?
荀悅嘆氣,“所以走的時候多帶些兵馬。”
反正已經要得罪人,不在乎更囂張些。
荀曄:……
爹,您好像崩人設了。
“你父親說的沒錯,走時多帶些兵馬,省得路上遇到不長眼的看你年輕就欺負。”荀爽拿出幾片竹簡,“這幾位需要你去單獨拜訪,即便他們不來,該有的禮數不能少。”
荀曄接過竹簡,拍拍xiong脯道,“叔祖放心,保證完成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