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強筑塢堡聚族而居,逃難的百姓為求安穩依附豪強成為部曲佃客,慢慢的塢堡發展成少則幾百戶多則數千戶乃至上萬戶的強大勢力,最后連朝廷都奈何他們不得。
“當然,那是五胡十六國混戰時的情況,現在的并州應該還沒嚴峻到那種地步。”
荀曄:……
爹,說話能不能不要大喘氣兒?
備受傷害的脆弱崽不想搭理阿飄爹,轉到另一邊繼續和小伙伴說話,“文遠兄,雖然并州地廣人稀,但是各郡縣的土地都很肥沃,對吧?”
張遼點頭,“是很肥沃,怎么了?”
如今并州空虛,也不像幽州那樣因為有能打的將領和善于治理的州牧所以有數以萬計的百姓逃去避難,就算土地肥沃也無人耕種,大部分良田都是荒著的。
荀曄磨了磨牙,“在想怎么撿起老本行。”
幽州文有劉虞武有公孫瓚,他們并州的配置比幽州更好,等站穩腳跟后還能滿天下搖奇才能士過來相助,斷沒有比不過幽州的道理。
他記得山西的汾河谷地和太原盆地都非常適合種地,如果剛才的分析沒有問題的話,并州也不是真的千里無人煙,必要的時候那些被豪強大族藏匿起來的人口都可以扒拉出來種田。
既然民族矛盾最大的原因是填不飽肚子,那就先解決糧食問題。
胡人也別想光吃飯不干活,他們并州不養閑人,不會種田就去學。
光吃飯不干活的一巴掌,吃飽了之后到處挑事兒的一巴掌,不想著靠雙手養活自己只想憑武力劫掠弱者的更是邦邦兩巴掌。
引公孫入室
荀曄托著臉看著幽深的山林,
眼神比山林還要深沉。
他就知道他魂兮歸來后那么多年的地不是白種的,爭霸天下要有資本,獲得入局資格的前提是把種田基建的進度條拉滿。
從家長里短的鄉村種田變成八面受敵的邊疆基建而已,
問題不大。
張遼有些莫名其妙,“老本行?”
這么大點兒的少年郎有什么老本行?世家子小時候不都在家里接受長輩或者大儒的教導嗎?
荀曄搖頭,“不不不,
我家和別人家不太一樣。”
張遼作出洗耳恭聽的姿態,
“愿聞其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