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出生在一個農村家庭,重男輕女,小時候差點淹死。還是后來有戶人家說要個女兒,把她要過去養,這才沒被扔河里弄死。
只是這家人也不是純好心,他們也只是想養個女兒而已。給兒子找個女兒玩樂的對象,家里以后有個干活的人,老了有個照顧服侍的人。
想法就是給口飯吃,剩下的就別多想了。
后來長大了,時代漸漸開放了,流行外出掙錢。
王雪珍小學畢業就跟著那些人南下去打工了,掙的錢親戚代她收,除了一點點生活剩下的全給她爸媽。
這樣的日子持續了三年,王雪珍十六歲的時候。
在某天晚上,她和一起的小姐妹逃離了工廠,兩人連夜坐火車到了另一座南方城市。
只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卻是十分殘酷。
出逃不過四五天,王雪珍她們很快就沒錢了。
當時剛改革開放沒幾年,社會混亂。被人鼓動著,她們就不太想去工廠接著打工了。
當年年紀尚小的王雪珍,經人介紹后,進了一家娛樂會所。
最開始她沒有做出超越底線的事,只是喝酒給客人占點便宜。
只是隨著自己掙錢不如一些前輩,消費的日益增高,嘗試過那些以前貧瘠生活不曾經歷過的繁華后,她的底線和欲望開始拉低和增強。
一年后,她徹底下海。
“我在那里,確實過了幾年紙醉金迷的生活,你不敢想象有多快樂,想買什么就買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我身邊的男人,個個都是幾十萬身家的人。你難以想象,在十年前他們就那么有錢了。”
王雪珍摩挲著手指,她很想點一根煙,感嘆自己輝煌繁華的過往。
【九幾年就幾十萬身家,那確實很有錢啊,那個時候買肉都是一兩塊一斤呢!】
【幾十萬,抵得上現在千萬身家了。】
【沉在這樣的環境中,真的很難不會變,尤其是過去過得非常苦的人。】
直播間聽著王雪珍敘述,哪怕不了解四十多年前具體是什么樣,但也能感受到當時那一切帶給王雪珍的震撼。
葉桑桑拿著筆在紙上寫著什么,抬頭問道:“后來你繼續這個行業,還是離開了?”
王雪珍認真瞧著葉桑桑,過了一會兒才笑笑。
“你真幸福,肯定出生在一個很好的家庭。”她笑著說,嘴角卻帶著苦澀。
葉桑桑思索了一下,坦然點頭,“是的。”
王雪珍繼續道:“所以你不知道,做我們這一行,不是想不想離開,而是肯定會被淘汰。從輝煌到無人問津,被人嫌棄,我只用了八年。”
十七歲到二十五歲。
隨著新鮮的女孩進入,她漸漸開始被嫌棄。
“身體在日復一日的紙醉金迷中熬壞了,光打胎都打胎了五次。醫生說,我以后生孩子很困難。”
說到這里,王雪珍眼角泛點淚光。
葉桑桑的表情和眼神都帶上了動容,“你之后又做了什么?”
“我知道我不能繼續這樣下去,帶著我為數不多的存款,離開了這個行業,開了一家服裝店。”說到這里,她眼里帶上了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