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穿透茅草屋的縫隙,在泥地上投下斑駁光點。林凡盤坐在草席上,緩緩睜開雙眼。他攤開手掌,一縷微弱的靈氣在指尖縈繞,如煙似霧,轉瞬即逝。
”這就是靈氣”他喃喃自語,感受著丹田內那一絲清涼的氣息。昨夜聚氣丹的藥力耗盡后,他勉強完成了引氣入體,但距離真正的煉氣期還差得遠。
《引氣決》就攤開在膝頭,上面朱批的小字格外醒目:“煉氣者,當以自身為媒,引天地靈氣入體,運轉周天,如江河奔流不息。”而他現在只能被動感知靈氣的存在,就像隔著毛玻璃看風景,模糊不清。
林凡嘗試著引導那縷靈氣沿經脈游走,剛到肘部就消散無蹤。他苦笑著搖頭,終于明白為何《引氣決》中將引氣入體比作”嬰兒學步”——他現在就是個剛會爬的嬰孩,離奔跑還差得遠。
”看來還得想辦法弄到更多丹藥。”他摸了摸懷中的靈石,眼神堅定。丹田中的玄黃造化爐微微顫動,似乎在回應他的想法。
推開吱呀作響的木門,海風裹挾著咸腥味撲面而來。今日的漁村格外熱鬧,碼頭邊聚集了不少村民,王鐵山的驢車隊正在裝貨,幾個半大孩子圍著車架嬉鬧。
林凡深吸一口氣,朝村東頭的青磚小院走去。路過張伯家時,老人正在修補漁網,見他經過,渾濁的眼睛里閃過一絲了然:“凡娃子,要去找鐵山?”
”嗯,問問進城的事。”林凡含糊應答,腳步不停。
張伯嘆了口氣,手中的梭子頓了頓:“你爹當年也”話沒說完又搖搖頭,”去吧去吧,年輕人都這樣。”
小院收拾得干凈利落,墻角堆著漁網和修補工具,晾衣繩上掛著幾件粗布衫,隨風輕輕擺動。王鐵山坐在石凳上磨魚叉,粗糲的手掌被磨石蹭得發紅。
”喲,稀客啊!”他頭也不抬,”今兒不出海?”
林凡撓了撓頭,陽光照在他新換的粗布鞋上——那是用最后幾枚銅錢從李嬸那換的:“王叔,我想問問仙門招生的事。”
魚叉在磨石上頓住。王鐵山抬頭,目光復雜地打量他半晌,突然嘆了口氣:“你小子果然還是不死心。”他轉身進屋端出兩碗粗茶,茶湯渾濁,浮著幾片粗梗。
石桌上放著一本泛黃的冊子,封面上《東海漁汛錄》五個字已經褪色。王鐵山用粗糙的手指摩挲著書頁,眼神飄向遠方:“三十年前,我也去過仙門選拔。”
林凡握緊茶碗,心跳加速。海鷗的鳴叫聲從碼頭傳來,混著潮汐的節奏。
”那會兒青陽城還是個小地方,玄天宗的使者十年才來一次。”王鐵山啜著茶,茶梗在碗里打轉,”測試很簡單——摸一塊叫測靈玉的石頭。”他自嘲地笑了笑,露出缺了顆門牙的牙床,”我憋紅了臉,那破石頭連個屁都沒放。”
林凡注意到王叔說這話時,右手無意識地摸著左腕上一道疤——像是被什么灼燒過的痕跡。
”隔壁鎮的一個小子,手剛放上去就冒青光,當場被使者帶走。”王鐵山的聲音忽然低沉,”他娘哭得昏天黑地,他爹卻笑得像撿了金元寶。”
”后來呢?”
”后來?”王鐵山嗤笑一聲,魚叉在石板上劃出刺耳的聲響,”那小子全家搬去了郡城,聽說現在已是筑基修士。”他拍了拍膝蓋上的補丁,”而我嘛回來繼續打魚,一晃半輩子過去了。”
林凡沉默片刻,茶碗里的倒影隨著漣漪扭曲。他忽然問:“除了測靈根,還考什么?”
”悟性。”王鐵山壓低聲音,像是怕被什么聽見,”據說要參悟一段功法口訣,有人一炷香就能引動靈氣,有人三天都摸不著門道。”他頓了頓,神色凝重,”記住,千萬別暴露你有靈石或丹藥。那些仙師或許看不上,但周圍的競爭者”他做了個抹脖子的動作,”比海里的鯊魚還狠。”
林凡鄭重點頭,掌心滲出細汗。丹田中的造化爐突然微微發熱,似乎在警示什么。
王鐵山忽然咧嘴一笑,進屋拿了個布包塞給他:“拿著,進城總得換身衣裳。”
布包里是一套半新的靛藍色短打,袖口繡著暗紋針腳。林凡喉頭一哽,布料上還帶著淡淡的皂角香——這明顯是王叔壓箱底的好衣裳。
”王叔,我”
”別婆婆媽媽的。”王鐵山擺擺手,突然壓低聲音,”真要謝我,等進了仙門,記得給我弄顆延壽丹。”他眨眨眼,皺紋里藏著狡黠,”你張伯他們都說我能活到一百歲,我偏要活到兩百歲,氣死那幫老東西!”
林凡抱著衣裳,突然發現王叔轉身時背影佝僂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