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染染從剖宮術的手術操作與流程、麻醉技術改進、手術的操作規范與技巧、機器與設備、術后護理與康復等方面做了簡單介紹。
孫醫生記到一半,就覺得跟不上她的思維了,趕緊跑去將院里的錄音機借來。
林染染將自己知道的內容,重新條理清晰地錄了一遍。
孫醫生突然想起什么,激動地問道:“林同志,您之前是不是在列車上給縣長夫人接生的女同志?”
林染染點了點頭:“是給過一個婦女接生,他們還讓我當孩子的干媽呢。”
“這就對了,幾個月前,您的事跡一直在報紙上刊登呢,您都不知道,您成為了我們產科醫生的偶像,您那一套手法都傳到醫院來了。”孫醫生眼中滿是敬佩。
林染染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不過是看了幾本醫書,現場賣弄的,當時只想過安撫產婦,沒想到能順利生產了。”
孫醫生激動得握住她的手,語氣懇切:“林同志,您能不能多待幾天,給咱們產科的醫生講講課,如果可以,我們在做手術的時候,您給我們進行指導。”
“這個——”林染染有些為難,“我只是指導理論,并沒有真正實操。”
孫醫生急忙說道:“可您比我們這些有經驗的醫生還專業,為了您以后能順利剖宮產,您真得留下來。”
這時紀君驍走了進來,“媳婦,多留兩天吧,我陪你。”
周院長見狀,也開口道:“我會親自打電話跟公社解釋說明,就說你們夫婦是留在醫院幫忙,隊里扣你的工分,到時候我們醫院給你補上糧票。”
就這樣,林染染留在醫院,給婦產科的醫生上了三天的課。
每天站在講臺上,看著臺下認真記錄、不時提問的醫生們,她感覺自己這個“外行”給“內行”上課既緊張又新奇。
但醫生們認真學習、刻苦鉆研的精神深深感染了她。
這三天,她也看到了一些因難產而不得不選擇剖宮產的產婦。
在手術過程中,眾醫生聽從林染染的建議,先對產婦進行全面的手術評估,手術過程中開始嘗試使用硬膜外麻醉替代部分全身麻醉,采用橫切口而非縱切……
令人欣喜的是,這三天三臺剖宮產手術,成功率達到了
100。
醫院里的醫生和護士們看向林染染的眼神中滿是敬佩與感激,大家都將她視為英雄,紛紛感嘆她若是從醫,必定是天才。
林染染又結合實際情況,給醫院提出了引進幾臺關鍵機器的建議,院長聽后覺得十分有道理,馬不停蹄地跟上級申請。
這天,林染染和紀君驍要回村了。
一大早,全院的醫生、護士還有不少病人都來送行,大家圍在兩人身邊,七嘴八舌地表達著不舍和感激。
周院長甚至提出用高薪誘惑林染染留在醫院,但她還是婉言拒絕了。
“周院長,謝謝您的好意。不過我家人目前在鄉下,我得跟他們共進退,以后有機會出來再說。”
“好,林同志,我們醫院的大門隨時為你敞開。”
林染染不喜歡固定的職業,說白一點,她不喜歡打工。她想要的,是讓別人替她打工。
當老板雖然風險大,但她有金手指,她只想躺著就能賺錢。
“媳婦,跟著我,讓你受苦了。”
紀君驍很自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