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明顯,這都是奉帝故意的。
為的就是個師出有名。
國內其實很多人都不贊成出兵。
包括虞籍、司馬長青、姜權等大臣。
打仗很多時候都要看是否劃算。
高句麗窮鄉僻壤,沒什么價值。
距離長安太遠,距離齊王又太近。
打下來后又是給誰準備的呢?
發兵十幾萬,最后鐵定是虧本的。
而且高句麗這些年來雖有挑釁,可他們并無實質進展。只是偶爾跑邊境反復橫跳,雖說惡心人可從未真正出兵。相較于野心勃勃的遼國,高句麗算是好的。
還有就是三征高句麗,也把大奉打出陰影來了。倒不是高句麗有多強,純粹是那塊地方太冷了。隨著戰線拉長,后勤補給壓力極大。
高句麗本土作戰,以逸待勞。
就算大奉能贏,那也是慘勝。
可以說付出和收獲完全不成正比。
所以,奉帝就故意縱容樸斷腸。
就讓他在這胡言亂語。
不激怒朝臣們,如何出兵?
“遼東三郡自古就是我高句麗疆土,是被老寧王所奪走。只要奉帝將其歸還給高句麗,便代表著兩國世代修好。”
“放你媽的屁!”
“遼東三郡關你們什么事?”
“遼東本屬燕云十六州,是我大奉疆土!”
就連朝中反戰的大臣都繃不住了。
司馬長青更是站起身來,指著樸斷腸狂噴。
這已經不是正常人了。
必須得重拳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