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劍豪問,他心里有野心,想跟著張誠干,年底買輛自行車。
“你們覺得,現在做什么最賺錢?”張誠問。
張大腦袋和張劍豪對視。
“賣野貨?”張大腦袋小心翼翼。
“大腦袋哥,別鬧,剛開春哪有那么多野貨。”
張劍豪眼珠一轉,
“哥,俺覺得開飯店最賺錢。
國運大飯店菜那么貴,還有那么多人吃。
俺估摸著,一個月至少賺一千。”
一個月一千?那是瞧不起阜寧縣的消費水平。
國運大飯店作為縣里最大最豪華的飯店,月盈利沒一萬,就是打市委班子的臉。
“賺錢離不開衣食住行。”
李圓圓開口,臉上帶著笑意。
“現在中央號召群眾下海經商,大家的消費會越來越高。
想提高生活質量,只能從衣食住行提升。”
“住,現在房子太貴,普通人消費不起。”
“行,摩托車汽車不說。
自行車肯定會成為老百姓主要交通工具。”
“衣、食,應該是接下來幾年最賺錢的行當。”
張誠有些驚訝,看著侃侃而談的李圓圓,本能問道,
“你是說,咱們接下來做服裝和餐飲?”
“餐飲算了,國運大飯店半個國企,老字號,咱們爭不過。
最重要,咱們沒本錢。”
李圓圓漂亮的臉上帶著自信,
“所以,你要想賺錢,可以試試服裝行業。”
張誠覺得李圓圓說得有道理。
“我準備在南街買間店面,開個服裝店,你負責,怎么樣?”張誠看著李圓圓問。
“可以啊!”李圓圓沒推辭,美眸涌動著興奮、期待,
“我之前跟你說過,我家世代經商,沒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