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謝,這是我應該做的。”趙主任笑著擺擺手,示意張誠不必客氣。
人人都喜歡聽好話,領導干部也不例外。
特別是這種真心實意,帶著感激的“高帽子”,更是讓人心情舒暢。
張誠心里盤算著,明天是不是應該去街上找人做一面錦旗,再把趙主任的“先進事跡”好好宣傳宣傳?
不過,賣黃精這點小錢,并不是他的主要目的。
他之所以冒著風雪,跑到縣城來,更重要的是想借著這次機會,搭上供銷社這條線,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商機”。
畢竟,現在雖然國家政策有所松動,但私人做生意依然處處受限,稍有不慎,就會被扣上“投機倒把”的帽子,輕則沒收貨物,重則鋃鐺入獄。
想要正大光明地做買賣,最好還是能掛靠在國有企業或者事業單位下面。
現在好不容易有機會接觸到供銷社的主任,張誠自然不愿意輕易放棄這種千載難逢的機會。
他試探著問道:“趙主任,我還有個不情之請,不知道您能不能幫幫忙?”
“哦?什么事?你說說看。”趙主任饒有興致地看著張誠。
“趙主任,我能不能從供銷社這邊,進一批貨,拿回村里去賣?”
“嗯?”
趙主任聞言,原本和藹的笑容微微收斂,眉頭也挑了起來,目光審視地打量著眼前這個看起來有些憨厚的年輕人。
“小同志,你現在的這個想法,可是很危險的。”
“趙主任,我們也是實在沒辦法啊!”
張誠再次苦著臉,開始對著趙主任大倒苦水。
“趙主任,您是知道的,我們張家村離縣城,足足有三十多里山路,別說現在大雪封山,路都快被雪埋了,就算是春秋季,來縣城一趟,也很不容易啊。”
“村里人平時要買點油鹽醬醋,針頭線腦這些生活必需品,只能跑到幾十里外的縣城來買。”
“一來一回,路上就要耽誤一天的時間,實在是太不方便了。”
“家里的油鹽醬醋一旦用光,只能互相借,勉強對付著過日子……”
事實上,縣里的高層領導,早就注意到了農村商品流通不暢的問題,也一直在想辦法解決。
供銷社這邊,也為此開了幾次會議,專門討論如何改善農村地區的商品供應。
其中一個重要的方案,就是在一些交通不便,位置偏遠的村子里,設立供銷社的代銷點,作為一種嘗試。
但是,代銷店也不是隨便什么人都能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