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華將盛淺予的情況簡單闡述了下,盛爺爺和其他人一樣,露出驚詫的表情,“才十二,就跟他二哥讀同級?”
說完盛爺爺笑起來滿臉的褶子,“好好好。”
一連三個好,表達自己歡愉。
盛淺予簡單與二老打了個面照,到家,見兩個哥哥上班的上班,上學的上學,但給她和周大華留了飯菜,還將她房間收拾了出來。
盛淺予目光放柔和了不少。
半年后。
盛淺予參加完高考回到家,見周大華在廚房忙活,卸下考試的工具,連忙去幫忙,邊和盛奶奶閑聊。
這半年時間,變化很大。
譬如兩家往來并沒有想象中密切,趙小雨在趙家扎穩了跟腳,鮮少回來。
倒是盛奶奶去看過趙小雨一次,也不知發生了什么,回來后把自己關在房間了三天,把盛家人當時都嚇壞了。
之后盛奶奶自己走出來,兩家便很少走動了。
盛淺予作為得益的那方,除非秦芳主動,她不會自己跑去軍區大院叨擾。更何況進軍區大院手續麻煩,她不想給趙家添亂。
換回來的頭一個月,秦芳經常給她來電,后來越來越少,臨近高考,趙家便沒了聯系。
盛淺予因為原主殘留的情緒,傷心難過一陣后,便和盛家友好相處起來。
她的手藝應該是繼承周大華,甚至青出于藍勝于藍。
在趙家,吃飯點都是家中保姆做的。回到盛家,在知道周大華負責一家飯食后,盛淺予便時不時幫周大華打下手。
盛奶奶一開始習慣小雨那熱鬧的主動性子,直到親孫女回歸,她才發現說話遠比聆聽有趣多了。
于是,以前盛奶奶和趙小雨是她聽,小雨說的模式;現在盛奶奶和盛淺予是她說,淺予聽的相處。
“淺予考得怎么樣?考試場上緊不緊張?都是你那二哥不爭氣,跳不了級,不然早陪你一起上考場,幫你壯氣了。”
周大華就笑:“媽,即便建軍上考場,和淺予一個考場的概率也是微乎其微。”
盛奶奶就嘆氣,“是建黨建軍不爭氣。一個跳不了級,一個心理素質不強。”
周大華:“……”要不要提醒媽,淺予回來前,兩個孫子的成績一向是她的驕傲和四處炫耀的資本?
盛淺予頓了半天,礙于奶奶在,沒把趙小雨的事說出來。
她在考場看到趙小雨了。
還有秦芳。
一開始她和秦芳打招呼,對方還歡喜地與她閑聊,問她最近如何,關心她的身體。但趙小雨招呼不打,提前進考場,秦芳便中止了話題。
她見狀,沒說什么,也提前進了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