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河忙是一拜:“小子李清河,見過幾位真人。”
五人打量李清河一眼。
其中一個身穿黑色道袍,長須飄飄的年邁道人走了出來,輕捋胡須,含笑道:“靈光洞天楊師侄引薦之人,便是小友?貧道呂山教李閑云,有禮了。”
“正是清河。”李清河又是一禮:“拜見李真人。”
李閑云微微頷首:“小友既是楊師侄引薦,天賦根骨,想必不差。我呂山教自來有教無類,你雖修過旁門小法,也無妨礙。小友與道有緣,只要法脈天資不是太差,拜師一事,倒是沒什么問題。”
“哪怕教內同門并無哪個有心收徒,暫時做個記名,也不妨礙得授正法修行。只是我呂山教規矩雖少,也是玄門道脈,在此之前,終究還需問過前塵因果,也免得鬧出麻煩。”
“如今在座諸位之中,九華宮林素道友,此番正持宮門純陽法器‘九霄神鑒’到場。九華宮這樁寶貝,便有那照觀前塵的功用。不知小友可愿經此鏡一照,問個前塵?若能得來結果,不拘成與不成,都可免去萬里遠赴呂山,再行驗證的功夫。”
李清河深吸一口氣。
玄門收徒,須得照觀前塵因果,他早已有知。
此中前塵,倒非前世,輪回奧妙,卻非等閑器物能辨。
但也會看明白此生善惡因果。
李清河既然打定注意要來拜師,對此也做足了心理準備。
如能拜法玄門,得來上真妙傳。
便是被人看去此世根底,卻也值得。
于是認真拜道:“小子誠心求道,敢請真人施法,辨我前塵,不管成是不成,小子皆是感激不盡!”
“善!”
見李清河如此果決,李閑云與其余四位玄門高人相視一眼,含笑點頭。
他轉過頭去,望向四修之中,一名身穿月白道袍,模樣甚美的道姑,禮道:“林道友,只怕還要借你九霄神鑒一用。”
道姑表情淡漠,看不出情緒。
微微點頭,言一聲“道兄客氣。”
便見袖口一抖,一道寶光飛出,落定虛空。
仔細看去,赫然正是一塊巴掌大小,通體古樸,隱見云光繚繞的青銅古鑒。
下一刻。
道姑視線轉落李清河之身,便有一道靈光,自古鑒之中映照而出,落在了李清河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