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語司是個什么地方?”顏子衿聽著不解,集賢殿她自然知曉,但她卻從未在顏淮或者宋珮他們口中聽說過鑒語司這個地方,更不用說攬云使這個職務。
“鑒語司乃當今圣上新設的部門,自殿下登基以來,便下令眾臣著手整理修繕一部廣記天下萬物的典籍。于是集賢殿最初從部門選出上百人成立鑒語司,專管典籍收錄整理一事,如今算來也有整整六年。”宋瑜見顏子衿問起,耐心溫聲回答,“但只呆坐在屋中對著那些不知何時撰寫的古籍字字斟酌真假,不僅耗費心力,反而顯得滯后,攬云使便是因此而生,奉陛下與鑒語司之命,踏足大齊江山各處,對古籍亦或眾人口中所傳事物,查漏補缺,以保大典的順利完本。”
“所有的,包括傳言嗎?”顏子衿也忘了自己何時將注意力移到宋瑜的說話上,不由自主地開口問道。
“自然。”
“即使是他人口中的傳言?”
“傳言也要分是何種,若是當地流傳的故事軼話,自然當錄入雜錄中,就如同閔地當地人流傳的兔娘娘,能眾人皆知自然是有它的道理,也有將其記錄下來的資格,不過若是能查出出處自然更好。”
“這個故事我知道,”顏子衿聽見宋瑜提到自己熟知的地方,立馬來了興致,“我曾經在《云霞游記》里見過,據說是當地保護迷路孩童的神明,因為兔首女身,于是被供奉為兔娘娘。”
“姑娘原來看過《云霞游記》?”宋瑜一時間面露欣喜,沖顏子衿笑道,“此書乃家師所著,幼年得她所贈,也正因為如此我才立志參加科舉加入鑒語司。”
“原來公子師父竟是云霞客。”
“如今她早已不叫此名,在寺中靜居一年以后改喚慈音婢了。”
“這位大師如今在何處?”
“我尋了她兩年還是無果,也不知她如今在何處。不過此書已經是家師以往所著,兔娘娘故事其實還有另一個廣為流傳的說法。”
顏子衿還想再問,可一時才發覺只有自己在這里孜孜不倦地開口,眾人早已不做聲,一時有些羞慚忙住了嘴。
“瞧你們聊得這么投機,反而不想打斷了,”宋老夫人呵呵笑了幾聲,“但總不能一直餓著,等用了飯你們二人再聊也不遲。”
宋老夫人此話一出,顏子衿自然也覺得自己不應再問下去,剛才一時興致逾了規矩,于是飯后也不多待便同顏淮告辭離去。
宋老夫人打著燈一直送她到門口,這段時間的相處下來,她瞧著極為喜歡顏子衿,拉著她說了好一會兒話,還對宋珮玩笑說要是顏子衿是宋家的姑娘就好了。
顏子衿聽著有幾分不對,但還是禮貌應著話,她心中還惦記著幾分之前宋瑜說的另一個關于兔娘娘的版本,只不過目前看來此事也只能成為一個遺憾了。
坐在車中悶想了一陣,顏子衿還是有些遺憾地嘆了一口氣,下意識回頭一看顏淮正默默地盯著她,心里不由得一跳,下意識地防備起來。
“剛才在想什么呢?”
“什么都沒有,一些小事情而已。”
“還在惦記那個故事?”
“什么?”
“兔娘娘的故事,你那會兒不是想問另一個版本嗎?”
“多言失禮,不知道便不知道了。”顏子衿說著又偏過頭低聲念叨著,“反正已經知道一個了。”
“在閔地南部一些少部分地域也有兔娘娘的傳說,只不過他們口里的兔娘娘并不是什么保護小孩神明,相反還是專門用來嚇唬不聽話小孩的妖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