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他聲音不大,卻清晰地壓過了所有的嘈雜,“你們先起來吧,地上涼。”
一句看似關心的話,卻不帶任何感情色彩,更像是一種程式化的客套。
趙桂芬見他開口,以為他要服軟了,心中又燃起一絲希望,依舊賴在地上不動,哼哼唧唧地說道:“不起來!你們今天不給我們一個說法,我就死在這里,讓全村人看看,你們是怎么把我這個親媽逼死的!”
趙興邦仿佛沒聽到她的威脅,自顧自地繼續說道:“你們剛才說,大哥和小弟都進去了,家里沒了勞動力,你們二老要餓死了,是嗎?”
趙東海連忙點頭,接話道:“是啊,興邦,你媽說的都是實話。我們現在是真的沒辦法了,不然也不能大晚上來找你……”
“好。”趙興邦點了點頭,打斷了他的話,“既然你們說要餓死了,那我身為兒子,不能不管。”
他的目光掃過在場的所有村民,然后朗聲說道:“我趙興邦今天當著全村父老鄉親的面表個態。從下個月開始,我會每個月給我爸媽養老錢。至于給多少,就按照咱們村里,其他人家給沒有勞動能力的老人養老的標準來。別人家給多少錢,或者折算成多少斤糧食,我就給多少,一分不會少。”
這個年代的農村,兒子給父母養老是天經地義的事,但大多是住在一起,一口鍋里吃飯。像這樣分家后,兒子單獨給錢糧養老的,雖然有,但都有個不成文的規矩,就是給的錢糧,只夠老人勉強糊口,畢竟各家都有各家的難處。
趙興邦提出的這個方案,合情合理,也符合村里的普遍做法,任誰也挑不出半點毛病來。
當然,趙興邦只會給人活下去的糧食,其他的,絕對不會給的多一點!
雖然趙興邦也知道,就這么點東西,肯定是滿足不了,這些趙家人的胃口的。
“興邦這事辦得地道!”
“是啊,按村里的規矩來,誰也說不出啥。”
“做到這份上,已經算是仁至義盡了。”
村民們紛紛點頭稱是,覺得趙興邦的處理方式非常公道。
然而,趙桂芬卻不干了。她想要的,可不是那點只夠糊口的錢糧!她想要的是趙興邦那源源不斷的財富,是那個神奇的“催芽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