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指了指腳下這片已經煥發生機的土地,又指了指周圍那些滿臉期盼的鄉親們,聲音真摯而沉穩:“我們趙家村,還有周圍好幾個村子,鹽堿地都不少。我現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帶著鄉親們,把這些廢地都變成良田,讓大家都過上好日子。農科院是做大學問的地方,我怕我去了,水土不服,反而耽誤了大事。所以,您的好意我心領了,但我還是想留在這里?!?/p>
當然,不去的原因,是因為趙興邦更懂政治和官場,重生歸來的趙興邦,也更懂和為人心!
現在自己的根基還是不夠深厚,一個馬副部長,就能幾乎把自己這邊弄得人心惶惶。
現在如今自己結識的高人,也就一個劉部長,還有一個省城大老板錢老板。
要不是靠著系統的底蘊,他還真沒辦法這么簡單的就翻盤了。
如果有朝一日,真的要去爭取國家的利益,吃上更好飯,趙興邦自然是希望自己的底蘊能夠更深厚一點。
這番話說得樸實無華,卻又真情流露。他沒有說自己有空間這個最大的秘密不能暴露,而是將理由歸結于對土地的熱愛和對鄉親們的責任。這番話,讓原本覺得他“不識好歹”的村民們,心中頓時生出一股暖流。
“興邦……好樣的!”
“沒想到他富貴了,還惦記著咱們!”
“有興邦在,咱們村的日子有盼頭了!”
村民們看向趙興邦的眼神,從之前的羨慕,轉變成了由衷的敬佩和擁護。
陳教授靜靜地聽著,他眼中的驚訝慢慢退去,取而代之的是更深層次的贊賞和感慨。他本以為趙興邦是個有技術的奇才,現在才發現,這個年輕人不僅有技術,更有胸襟,有擔當,有一顆真正扎根于土地的赤子之心。
“好,好??!”陳教授連說了兩個“好”字,他重重地拍了拍趙興邦的肩膀,眼神中滿是欣賞,“小趙同志,是我想得簡單了。你說的對,真正的農業,戰場就在田間地頭!你愿意留下來帶領鄉親們致富,這份心,比去我們農科院更有價值!”
他長嘆一口氣,語氣中帶著一絲惋惜:“雖然很可惜,但我們尊重你的選擇。不過,你雖然不來我們院里,但我們院的大門永遠為你敞開。以后有任何技術上的難題,隨時可以來找我!我們農科院,也會全力支持你們村的農業試點項目!
說著,他從口袋里掏出一個小本子,寫下自己的聯系方式和地址,鄭重地交到趙興邦手里:“這是我的聯系方式,以后我們多交流?!?/p>
趙興邦鄭重地接過,點了點頭:“一定!”
一場風波,至此算是塵埃落定。陳教授對趙興邦的態度,已經為這件事定了性。專家組里其他幾位成員,也紛紛上前,對剛才的誤會向趙興邦表達了歉意。他們看向趙興邦的眼神,已經完全沒有了之前的輕視,取而代之的是平等的、甚至帶著一絲敬意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