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趙興邦做了什么,玉蘭也不清楚,反正趙興邦說,他簡單的改善了一下土壤和種子,然后就能正常的在鹽堿地上種植了。
”了不得!”李嬸豎起大拇指,”我原先還覺得你們瞎折騰,現在看來,年輕人就是有想法!”
王玉蘭羞澀地笑笑,從籃子里拿出一個雜糧餅子遞給李嬸:“嬸子嘗嘗,我新做的。”
李嬸接過餅子咬了一口,連連稱贊:“香!比我家那口子做的好吃多了!”她突然想起什么,壓低聲音問,”對了,你們什么時候擺酒啊?這都接回家了,總得請鄉親們喝杯喜酒吧?”
趙興邦握住王玉蘭的手:“等屋子修好就去領證,到時候一定請大家喝喜酒。”
玉蘭聽到這話之后,立刻秀紅著臉,低下了頭。
”領證?”李婦人驚訝地瞪大眼睛:“原來你們兩個還沒有領證啊。”
“不過,不領也行啊,你們年輕人最不喜歡的,不就是那些跳跳規矩之類的嗎?”
“那可不行”趙興邦挺直腰板,”明媒正娶,一樣都不能少。”
“之后,四件套也一樣要搞齊!”
李婦人嘖嘖稱奇:“現在年輕人就是講究。那說好了,領了證可得給我們看看啊!我活這么大歲數,還沒見過結婚證長啥樣呢!”
”一定一定。”趙興邦笑著應下。
李婦人走后,陸續又有幾個村民路過,看到地里的幼苗都露出驚訝的表情。原先那些等著看笑話的人,態度也漸漸變了。
”這苗長得真精神”
”說不定真能成”
”年輕人有想法啊”
聽著這些議論,王玉蘭的眼睛亮晶晶的,看向趙興邦的眼神滿是崇拜。趙興邦捏捏她的手心,低聲道:“這才剛開始呢。”
中午時分,村里的放牛娃二狗子趕著牛群路過,看見地里的情景,扯著嗓子喊:“趙二哥,你媳婦真賢惠!還陪你下地干活!”
王玉蘭羞得躲到了棉花叢后面,趙興邦笑罵著扔過去一塊土坷垃:“小兔崽子,趕緊放你的牛去!”
二狗子靈活地躲開,笑嘻嘻地跑遠了,邊跑邊喊:“領證的時候別忘了給我塊喜糖!”
這樣的場景幾乎每天都在重復。漸漸地,村里人對這片鹽堿地的態度也從最初的嘲笑變成了好奇,甚至有人開始向趙興邦請教改良土壤的方法。
傍晚收工回家,王玉蘭麻利地生火做飯,趙興邦則去井邊打水。等水燒熱的空當,王玉蘭坐在門檻上,望著漸漸暗下來的天色,想起白天趙興邦說的”領證”,心頭一陣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