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所有人都認為,這還查什么?
這周立就是一個明晃晃的重要關鍵點啊!
只要拿下周立,就能順藤摸瓜,把那個神秘的“二哥”揪出來。
但沈風力排眾議,堅持暫不動手。
“周立只是一條魚,甚至可能是一條小魚。”
在專案組的碰頭會上,沈風對趙偉林和錢振華說:
“我們現在動手抓他,最多只能拿到他貪腐的證據。他很可能會像胡振風一樣,把所有事情自己扛下來,線索到他這里就斷了。”
趙偉林問:“那書記您的意思是?”
“打草,是為了驚蛇。敲山,是為了震虎。”
沈風的眼中閃過一絲寒光。
“周立這條線,我們要利用好。他不是喜歡躲在暗處嗎?那我們就把手電筒照過去,讓他無所遁形,讓他背后的人坐立不安。”
沈風的計劃很簡單,也很大膽。
他決定,將計就計,故意“泄露”一些消息出去。
幾天后,一則看似不起眼的傳聞,開始在市國土資源局內部悄悄流傳。
“聽說了嗎?市紀委和審計局,好像在查咱們局以前的土地審批項目。”
“是嗎?查什么啊?”
“好像是跟虎振公司的案子有關,據說有好幾個項目,在土地規劃環節就有問題。”
這些傳聞,被刻意模糊了關鍵信息,但又精準地指向了規劃科的業務范圍。
一時間,國土局內部人心惶惶。
而作為規劃科的主任科員,周立的反應比任何人都要劇烈。
趙偉林派出的便衣偵查員,二十四小時都在秘密監控著周立的一舉一動。
他們發現,自從單位里有了傳聞之后,周立整個人都變得魂不守舍。
他上班頻繁出錯,開會時總是走神,好幾次把滾燙的茶水直接倒在了手上。
下班后,他不再像往常一樣直接回家,而是開著車在城里漫無目的地兜圈子,似乎在觀察有沒有人跟蹤他。
他還一反常態地將自己存在好幾家銀行的存款,全部取了出來,換成了現金,藏在家里。
“魚兒上鉤了。”
趙偉林在電話里向沈風匯報:“周立已經成了驚弓之鳥,他所有的反常舉動都說明他心里有鬼。”
“書記,現在抓不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