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你即日親往戶部庫房,將前日成國公府查抄的十萬兩白銀取出!再從內庫撥銀二萬兩,湊足十二萬兩整!”
他手指輕點階下的工部尚書還有伏地魔郭允厚。
“工部、戶部,即日調派精干吏員。兩月之內,務必統計好天下急遞鋪所需驛站網點位置、應備鋪兵人數、所需健馬口數!”
“朕撥付的十二萬兩白銀,是首批改制急遞鋪專用款!用于急遞鋪的整修、鋪兵軍械號衣、鋪馬購置、人員初始安置!由爾等會同溫體仁、兵部驛傳司主事,統籌支取,賬目需十日一報,遞送入宮。”
“臣遵旨!”工部尚書、郭允厚、溫體仁齊聲應喏,溫體仁聲音里都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
“兵部驛傳司的人員若是不夠,準補錄良家子弟,不世襲。”
崇禎補充道,說完便拂袖離開。
……
寒月流霜,北風如刀。宣府鎮雞鳴驛籠罩在一片肅殺而緊張的變革氣息之中。
昔日門楣上的“雞鳴驛站”匾額已被摘去,代之以一塊長七尺、寬三尺的厚硬松木板,用大鐵釘,深深釘入驛門牌坊的橫梁!板上刻著“皇明急遞鋪”五個大字。
驛站原本堆滿賬冊和雜物的庫房被清空,幾張長條桌后坐著幾位身著戶部、工部服飾的低階官吏。
“原伙房幫廚,錢氏。”一個穿著打補丁棉襖、凍得嘴唇發青的婦人,怯生生抱著個五六歲的娃娃。
胡慶皺眉抬頭看了一眼:“婦道人家,又帶著幼兒…考識路、養馬、測繪急救均非所長…嗯…”
婦人眼中滿是惶恐。
胡慶翻過新規細則,指著其中一頁:“陛下有旨!凡有婦幼老弱,不能勝任鋪兵及營繕工屯者,允其擇一人身強力壯的子弟或親眷替考!”
“若無親眷可替…”他頓了頓,聲音略提高一分,好像想讓后面人群聽到似的。
“亦可持落選憑證,前往驛西二里新設的‘工屯司備濟所’,那邊設了麻紡、葦席編織等易學小營生,雖然工錢比工屯司的低,但足以糊口渡冬!陛下開恩,體恤民生!”
錢氏猛地抬頭,眼中再次燃起希望,說道:“謝大人!謝皇上恩典!”
抱緊孩子匆匆退出隊伍,奔向驛站西邊隱約可見的幾座正在搭著茅蓬的新屋。
一個曾在銀川驛站給馬洗澡喂飯的無名驛卒,此刻的名字,也出現在雁門關工屯司的名冊之上。賬本上墨跡未干,剛剛寫下——李自成三個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