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牧望著遠處的北狄營帳,冷靜地說:“不要輕舉妄動。這是北狄的試探之計,我們若出擊,正中他們下懷。傳令下去,堅守防線,任他們如何挑釁,都不許擅自出戰。”
郭敬之在一旁說道:“蘇將軍,我們雖然堅守防線,但也不能一味被動挨打。不如挑選一些精銳弓箭手,在北狄騎兵靠近時,給予他們一些打擊,挫挫他們的銳氣。”
蘇牧點頭表示贊同:“郭將軍所言有理。挑選神射手,隱藏在防線各處,等北狄騎兵靠近,給他們來個突然襲擊。但要注意,不可戀戰,一擊即退。”
在外交陷入困境,邊境又面臨北狄不斷挑釁的情況下,蘇牧深知大華天朝的處境艱難。他必須在爭取各國合作和應對北狄挑釁之間找到平衡,同時還要籌備足夠的力量應對即將到來的大規模入侵。東越國的條件到底該不該答應?在北狄的不斷騷擾下,邊疆防線能否穩固?大華天朝的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所有人都在為國家的命運而憂心忡忡。
蘇牧深知東越國的條件棘手,割讓領土絕非小事,這不僅關乎國家尊嚴,更涉及到百姓的生計和未來。但如今局勢緊迫,若能爭取到東越國的支持,對抗北狄將多一分勝算。
他召集郭敬之等將領以及朝中智囊,共同商討此事。“各位,東越國要求戰后割讓領土才肯合作,此事關系重大,大家暢所欲言,該如何應對?”
一位智囊說道:“將軍,東越國此舉無異于趁火打劫。若答應他們的條件,不僅有損我大華天朝的威嚴,還可能引發其他國家的效仿。但如今北狄大兵壓境,若沒有東越國的支持,我們的壓力將倍增。”
郭敬之也皺著眉頭說:“蘇將軍,割讓領土之事,實在難以接受。但為了大局,或許我們可以與東越國協商,以其他條件代替,比如戰后的貿易優惠、物資援助等。”
蘇牧沉思良久,緩緩說道:“郭將軍所言有理。我們不能輕易割讓領土,但也不能錯失與東越國合作的機會。派使者再去東越國,表明我們堅決不割讓領土的態度,但可以給予他們豐厚的貿易優惠和戰后物資援助,盡量說服他們與我們聯合抗狄。”
使者再次前往東越國,蘇牧則將更多精力放在邊疆防線的堅守上。北狄的騷擾愈發頻繁,每天都有小股騎兵前來挑釁。
“放箭!”隨著蘇牧一聲令下,隱藏在防線各處的神射手們萬箭齊發,沖向邊境的北狄騎兵頓時人仰馬翻。然而,北狄騎兵似乎并不在意這些傷亡,依舊不斷前來。
“將軍,北狄這是在消耗我們的箭矢。”一名將領擔憂地說道。
蘇牧點頭:“我知道。傳令下去,控制箭矢的發射量,不要被他們牽著鼻子走。另外,安排投石車,等北狄騎兵靠近,給他們來幾輪投石攻擊。”
投石車準備就緒,當北狄騎兵再次靠近時,“發射!”巨大的石塊如雨點般砸向北狄騎兵,一時間,慘叫聲連連。北狄騎兵這才稍稍后退,但并未放棄騷擾。
與此同時,蘇牧收到消息,前往其他國家的使者也陸續傳來不同的消息。有些國家明確拒絕合作,有些國家仍在觀望。蘇牧心中明白,大華天朝能依靠的主要還是自己的力量。
“郭將軍,無論其他國家態度如何,我們都要做好獨自對抗北狄的準備。繼續加強防線,訓練士兵,提升士氣。同時,密切關注北狄的動向,他們大規模入侵的時間應該不遠了。”蘇牧對郭敬之說道。
郭敬之堅定地說:“蘇將軍放心,我等定與邊疆共存亡!”
在艱難地與東越國協商合作條件,同時堅守邊疆防線抵御北狄騷擾的情況下,蘇牧承受著巨大的壓力。東越國最終會接受新的合作條件嗎?面對即將到來的北狄大規模入侵,大華天朝的防線能否經受住考驗?一切都還是未知數,大華天朝正處在風雨飄搖的關鍵時刻。
前往東越國的使者傳回消息,東越國國王在權衡利弊后,終于被說服,同意以貿易優惠和戰后物資援助為條件,與大華天朝聯合抗狄。
“陛下,東越國終于答應合作了!”使者興奮地向蘇牧匯報。
蘇牧心中大喜,這無疑是一個重要的轉機。“做得好!立刻與東越國商定合作細節,包括出兵數量、出兵時間以及物資調配等事宜。”
與此同時,邊疆的局勢愈發緊張,北狄的騷擾突然停止,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詭異的平靜。蘇牧深知,這平靜的背后,是北狄即將發動大規模入侵的前奏。
“郭將軍,北狄停止騷擾,恐怕是在集結兵力,準備發動總攻了。我們必須加快備戰步伐。”蘇牧對郭敬之說道。
郭敬之點頭:“蘇將軍放心,防線已經加固,士兵們也都訓練有素,士氣高昂。我們還儲備了足夠的糧草、箭矢和兵器,定能給北狄一個迎頭痛擊。”
蘇牧和郭敬之再次巡視防線,檢查各項防御措施。壕溝又加深加寬了,城墻上增設了許多弩炮,士兵們日夜操練,時刻準備著戰斗。
“弟兄們,北狄即將入侵,但我們不怕!我們身后是我們的家園,我們的親人,我們一定要堅守防線,讓北狄有來無回!”蘇牧大聲鼓舞著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