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石總長在沉默了足足十幾秒后,一字一頓說道:
“你的請求,我收到了。”
“承功同志,準備接收裝備,守好國門!剩下的交給我們!”
這不僅僅是審批,更是承諾。
石總長和中樞的巨頭們看得很清楚,這一仗若是能打出五十年代那場立國之戰的風采,其戰略意義,將遠超幾項武器研究項目的得失!
……
兩天后。
一道蓋著紅色特急印章的命令,席卷了國內幾乎所有和坦克裝甲相關的重點單位。
201所。
鄭所長注視桌上那份措辭嚴厲的文件,眉頭擰成了一個疙瘩。
他的辦公桌上還鋪著一張巨大的圖紙,上面用紅藍鉛筆密密麻麻標注著對t-72炮塔裝甲結構的研究心得。
經過夜以繼日的攻關,他和他的團隊,終于在余宏給出的那份圖紙基礎上,摸索出了一套他們自認為能夠媲美原版防御力的國產化裝甲方案!
成果就在眼前,正等著投入試驗生產,這道命令卻如一盆冰水,兜頭澆下。
一位戴黑框眼鏡的老研究員氣沖沖推門進來,手里捏著同樣的文件:
“老鄭,這什么意思?讓我們去生產別的廠子的東西?我們的項目,不是剛上報了重大進展嗎?”
辦公室里立刻擠滿了面帶怨氣的技術骨干們。
“是啊所長,我們理解前線急,但沒道理讓我們停下來,去給別人打下手吧?”
“351廠……余副廠長是厲害,可我們201所上下幾百個專家,難道還比不上他一個人嗎?正所謂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嘛!”
“791所那邊更慘,他們的李尚明所長,正帶著人研究坦克車體的新型焊接工藝呢,據說也接到了一樣的命令。”
怨氣迅速彌漫。
他們并非嫉妒,他們不否認余宏繪制t-72圖紙的功績,那如同天神下凡。
但涉及裝甲領域,他們自問也有深厚的積累和驕傲。
他們也想強軍報國,眼看著自己手中的成果即將瓜熟蒂落,卻被一紙命令硬生生掐斷,這種失落感實在難以言喻。
鄭所長抬手,往下壓了壓。
他何嘗不是這樣想的?
但他很清楚這份命令的分量。
他沉聲道:
“命令就是命令,必須執行!我們質疑不了余副廠長,更質疑不了中樞的決定。”
“都別說了,等著吧,圖紙和實物很快就會送到。”
果不其然,當天下午,一輛掛著軍牌的吉普車在數名荷槍實彈的戰士護送下,開進了201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