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道童聞言,仔細打量了蘇辰一眼,見他雖然年輕,但氣度沉穩,眼神深邃,不像尋常訪客,便道:“蘇道長請稍候,弟子這便去通稟師祖。”說罷,便轉身匆匆向觀內行去。
不多時,那小道童便返回,身后還跟著一位年約四旬,面容清癯,身著八卦道袍,手持拂塵的中年道人。這道人目光銳利,太陽穴微微鼓起,行走之間氣息綿長,顯然是一位內家高手。
“貧道知客道人明塵,見過蘇道長,李居士。”中年道人稽首行禮,目光在蘇辰和李如雪身上不著痕跡地掃過,當觸及蘇辰那深不見底的眼神時,心中微微一凜,“家師清風道長正在靜修,不便見客。不知兩位尋訪家師,所為何事?若非要事,可與貧道分說,貧道或可代為轉達。”
這明塵道人語氣雖然客氣,但言語之間,卻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審視與疏離,顯然對蘇辰這個陌生的“道長”和李如雪這位氣質不凡的“居士”,心存幾分戒備。
李如雪正要開口解釋,蘇辰卻伸手攔住了她,微微一笑,對明塵道人說道:“明塵道長有禮了。貧道此來,確有要事相求。此事關乎一株瀕死靈根的救治,以及一段塵封的因果,非清風道長不能決斷。還請道長行個方便,容貧道面見觀主,貧道感激不盡。”
他說話之時,語氣平和,卻自有一股令人信服的力量。同時,他不動聲色地散發出一絲精純的、帶著濃郁生命氣息的醫道真元。這股真元雖然微弱,卻純凈無比,其中蘊含的生機與祥和,與道家追求的自然之道,頗有幾分暗合。
明塵道人原本還想推辭,但當感受到蘇辰身上那一閃而逝的精純真元時,臉色卻是微微一變!他本身也是修行之人,自然能分辨出這股真元的非同尋常。這絕非普通武者所能擁有,更像是一種……源自更高層次的、與天地生機相合的力量!
“這……”明塵道人眼中閃過一絲驚疑不定之色,沉吟片刻,道,“蘇道長所言‘瀕死靈根’,可是指……草木之屬?”
蘇辰點頭:“正是。此靈根對貧道至關重要,也與一段不小的因果牽連。貧道聽聞云棲山靈氣充裕,青云觀更是道家圣地,故特來求助,希望能尋一處合適的靈地,助其恢復生機。”
明塵道人眉頭微蹙,青云觀雖然清靜,但也時常會有一些達官貴人,以各種名目想要在觀中或后山尋覓所謂的“風水寶地”,大多都被婉拒。但眼前這位蘇道長,氣質非凡,實力深不可測,所求之事又似乎與尋常不同。
他猶豫了一下,道:“蘇道長,此事貧道不敢擅專。不過,家師今日恰好在后山‘聽松崖’品茗悟道。若道長不棄,可隨貧道前往。至于家師是否愿意見您,便要看道長的緣法了。”
“多謝明塵道長。”蘇辰微微一笑,知道對方已經松口。
明塵道人點了點頭,不再多言,轉身引路,帶著蘇辰和李如雪穿過道觀前院,繞過幾座古樸的殿宇,朝著后山一條幽靜的小徑走去。
后山路徑更為清幽,古木參天,怪石嶙峋,空氣中彌漫的靈氣也愈發濃郁。走了約莫一刻鐘,前方豁然開朗,只見一處懸崖峭壁之上,搭建著一座簡樸的茅草涼亭。亭中,一位身著樸素灰色道袍,須發皆白,面容清癯,卻精神矍鑠的老道,正盤膝坐在一張石桌前,悠然自得地烹煮著香茗。
他身旁,一株蒼勁的古松如虬龍般從崖邊探出,松濤陣陣,云霧繚繞,宛若仙境。
那老道雖然背對著眾人,但蘇辰卻能清晰地感覺到,一股淵渟岳峙、返璞歸真的強大氣息,從他身上若有若無地散發出來。這股氣息,并非刻意為之,而是常年與天地自然相合,道行高深到一定境界后,自然而然產生的道韻。
此人,定然就是青云觀觀主,清風道長!其實力,恐怕遠在明塵道人之上,甚至可能已經觸摸到了某種更高的門檻!
“師父,蘇道長與李居士到了。”明塵道人在亭外數丈處停下腳步,恭敬地說道。
那烹茶的老道,聞言緩緩轉過身來。
他目光清澈而深邃,仿佛能洞察人心,臉上帶著一絲平和淡然的微笑。當他的目光落在蘇辰身上時,那古井無波的眼神中,驟然閃過一抹不易察覺的精光,隨即又恢復了平靜。
“呵呵,稀客,稀客。”清風道長微微一笑,聲音溫和而蒼老,卻帶著一種令人心安的力量,“兩位遠道而來,不妨共飲一杯山野清茶,如何?”
他并未詢問蘇辰的來意,也未擺出高人姿態,只是如同招待尋常訪友般,發出了邀請。
蘇辰看著這位仙風道骨的老道,心中也是暗贊一聲。此人道行高深,心境修為更是了得。
他微微躬身,道:“晚輩蘇辰,見過清風道長。叨擾道長清修,還望海涵。”
清風道長擺了擺手,示意他們入座:“蘇道長不必客氣。相逢即是有緣。明塵,為兩位道友看座,添上兩只杯盞。”
明塵道人應聲,取來蒲團,又添了茶具。
蘇辰與李如雪在石桌旁坐下。清風道長親自為他們斟上熱氣騰騰的香茗。茶湯色澤清亮,入口甘醇,帶著一股獨特的松香與草木清氣,令人神清氣爽。
“好茶。”蘇辰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