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人則是鬼谷子,只見他捻著胡須,若有所思;
還有那白骨精,她的鬢間骷髏墜飾隨著她的動作輕輕晃動;
而在她身旁,奎木狼的一雙子女則依偎在一起,顯得頗為乖巧可愛。
烏云仙引經據典,時而以”一氣化三清”闡釋道法本源,時而借”九曲黃河陣”剖析陣法精髓。
從煉氣筑基之法,講到三花聚頂之妙,層層遞進,玄理如同清泉汩汩而出。
眾人的神色,隨著講經內容的變化,而不斷變化,他們的情緒被,講經者的話語所牽引。
有時他們會喜笑顏開,似乎對所講的內容有所領悟;
有時他們又會抓耳撓腮,面露困惑,顯然對某些深奧的道法難以理解。
當講經的聲音,終于落下時,那五個人仍然緊閉雙眼,靜靜地坐在那里,周身環繞著淡淡的光暈。
這些光暈或在他們的眉間升騰,或在他們的指尖流轉,顯示出他們正在將那些晦澀難懂的道法,與自身的修為融會貫通。
烏云仙背負著雙手,靜靜地站在一旁,等待著眾人消化所學的內容。
直到最后一縷靈光消散,他才緩緩開口,語氣溫和地說道:“今日所學,需要你們結合自身的功法,反復揣摩,才能真正領悟其中的真諦。”
那五個人,恭敬地向烏云仙行了一禮,然后依次排列整齊,各自出了碧游宮,回了自己的洞府。
此時,大殿中只剩下,烏云仙一人。
他掐指推演,只見他的指尖閃爍著金色的光芒,天機卦象如同星圖一般,在他的指尖輪轉。
過了一會兒,他的面色微微一變,原來他算出唐僧師徒,已經越過了平頂山,正在朝著烏雞國前進。
這一難其實是,文殊菩薩精心策劃的一場局,他特意命令青毛獅子變化成烏雞國的國王。
這頭青獅,可不是一般的坐騎,它可是文殊菩薩座下的另一頭青毛獅子!
文殊菩薩對獅子特別偏愛,專門收集那些青鬃金毛的獅子來馴化。
烏云仙想到這里,他心中不由的鄙夷起老君,他深知老君設下,這一難的深意。
因此他不想卷入,人教和佛教之間的爭斗,所以在平頂山的時候,才會袖手旁觀,以免自己被卷入這場紛爭,反而遭到算計。”
想到這里,烏云仙立刻叫來水火童子,湊近他的耳邊,低聲吩咐了好一會兒。
然后,他腳踏上清仙遁,周身瞬間騰起七色霞光,如同流星一般,急速劃過天空,直直地向西牛賀洲飛馳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