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多少是多少。
只是,李采女是得罪了她,被萬歲爺貶斥的,跟普通低位嬪妃不一樣,也是害怕被報復。
但如今有吳充儀的保證,李采女多多少少放了些心,吳充儀好歹是個充儀,差一步就是嬪位了,又住在鳳棲宮,背靠皇后娘娘。
也是個依靠。
“姐姐,那我以后可全靠你了。”李采女怯生生的說。
吳充儀趕緊安慰她,連連保證。
這會兒來送她離開的宮人也來了,李采女淚水漣漣,依依不舍,吳充儀一步一送她。
趙淑儀連面都沒露,只讓貼身宮女拿了二十兩銀子給她。
長孫皇后……
連個宮女都沒派。
仿佛這事沒發生過一樣。
煊赫一時,跟寶貴妃有三分相似,卻更加美貌,更加年輕,仿佛注定會平步青云,貴極無限的李氏,黯淡收場了。
宮里,再也沒有人提起她。
仿佛,明明還活在角落里,會哭會笑,會喘氣的人,已經死了一般。
只有長孫皇后,會在訓斥吳充儀沒用的時候,提她一句,“……你和李氏一樣,我白白把你選進宮。”
“你還不如李氏那廢物呢,她好歹是真的官家小姐,你又是什么?”
“下賤坯子進了宮,真以為自己是鳳凰了?本宮告訴你,你若再這么混下去,就離了我的鳳棲宮,陪李氏一起等死去吧。”
眼看著五皇子過了百日,元昭帝大辦百日宴,又提前把三皇子送進御書房,月余下來,三皇子受盡夸獎。
御書房里的老翰林們,對三皇子交口稱贊,紛紛說他‘天資聰穎,舉一反三’。
甚至還有說他過目不忘,天縱奇才的。
元昭帝對外,也從不吝嗇夸贊三皇子,隱隱約約竟有些‘朕之第一子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