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練的喊殺聲震天動地,刀槍的寒光映日生輝。
黃巢與王仙芝親自檢閱新軍,鼓舞士氣。
糧草輜重的征集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
黃寧派出精明強干的隊伍,分赴周邊富庶村鎮。
他們打開官府和豪強的糧倉,將堆積如山的粟米布帛運回大營。
“開倉放糧,賑濟饑民”的口號響徹鄉野。
無數瀕死的百姓因此活命,對義軍感恩戴德。
“黃王來了不納糧!”的童謠開始悄然流傳。
義軍的兵力,在短短月余內,已膨脹至數萬之眾。
軍容鼎盛,士氣高昂。
黃巢坐鎮中軍,運籌帷幄。
王仙芝則負責整軍經武,操練兵馬。
黃寧則一面協助處理繁重的軍務,一面將全部心神投入到對付崔無常的計劃中。
此刻黃寧的目光,投向了東北方向的戰略要地——濟州。
濟州富庶,且是溝通運河的重要節點。
奪取濟州,既能獲得大量補給,又能進一步威脅東都洛陽。
這絕對是一個足以讓黃巢動心的目標。
同時,濟州防御相對堅固,強攻必然損失慘重。
如果能有一個“意外”的機會,比如內部策應、守將動搖、或者唐軍調度出現重大失誤……
這種“意外”,對擅長制造混亂的崔無常而言,無疑是展現價值、重創義軍的最佳舞臺。
黃寧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計劃的核心,開始在他腦中清晰成型——“將計就計,引蛇出洞”。
他需要制造一個義軍即將大舉進攻濟州的“絕密”情報。
并讓這個情報,“意外”地落入崔無常的影衛手中。
同時,在這個情報里,埋下一個致命的、需要崔無常親自確認或執行的“關鍵點”。
這個關鍵點,就是誘捕他的牢籠。
黃寧開始精心編織這張無形的大網。
他首先找到了黃巢和王仙芝,密談良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