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名字有些熟悉啊。
肖衛紅靈光一閃,不會是兩年多以前那個冬天,在什剎海釣魚那小子吧?
后來聽說,他考上了北大中文系,還當了編劇。
肖衛紅如饑似渴閱讀著報道內容,越發肯定此高遠就是彼高遠。
報紙上明確介紹過了,高總是《瞧這一家子》《李志遠》《太極宗師》《大撒把》四部電影的編劇。
這小子,越混越好了。
這篇報道還夾帶了點兒私貨。
高遠特意跟陳貝貝提了個小要求,在文章最后給雜志社招人打打廣告,字數不用多,一句話就成:歡迎有文學功底的有志之士來雜志社應聘。
后面留了個地址。
看到這里,肖衛紅嘿嘿一笑,小聲嘀咕道:“姐們兒自打不跟李紅軍、顧磊那幫人瞎混后,可正兒八經在單位里干了兩年多通訊員了。
文學功底沒得說,要不,我去應聘一下?”
這個想法一產生就控制不住了。
那個小男人很好看啊,是一匹駿馬!
她把煎餅三兩口塞進嘴里,將報紙疊好揣包里,蹬上自行車往北影廠疾馳而去。
《中青報》是面對全國發行的,也是各單位必訂的報刊之一。
山東電視臺。
臺長上班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看各類報紙,通過報道了解國內國際形勢。
這叫政治正確。
《中青報》對高遠的采訪引起了他的高度關注。
瀏覽完后,他一個電話把采購部負責人喊過來面授機宜:“你親自跑一趟京城,馬上訂票,務必要見到高遠同志本人,就說,他這部《小院人家》我們買了!”
采購部負責人連連點頭,道:“明白!您放心,我這就去火車站買票赴京,一定會見到高遠同志的面的。”
“要跟小高同志打好關系,之前他的主要精力都放在電影拍攝制作上,但既然一只腳他進了電視圈,就說明他這是要兩開花了,今后的產量不會少!
全國各地的電視臺都缺播放內容啊。
小高同志又是出了名的高產編劇,跟他處好了,不僅僅能多從他手里引進劇集,將來說不定還能進行更深層次的合作。
你這次過去,別怕花錢,該請客請客,該送禮送禮。
就一個目的,務必要跟小高同志處得跟把兄弟一樣!”臺長語重心長地叮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