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個兒都舍不得喝,給貢獻(xiàn)出來了,這片子要是拍不好,就真對不住老人家的厚愛了。”
高遠(yuǎn)聞言鄭重點頭,道:“咱倆全力以赴吧。”
粉刷著朱漆的對開門,門前分列左右的一對抱鼓石上雕刻著梅花。
高遠(yuǎn)打眼一瞧,嗯,文人住宅。
這玩意兒很有講究,武將的宅邸大多是獅子抱鼓,文臣才是梅蘭竹菊。
你還得有品級,清政府的一把手才允許你在家門口擺放什么規(guī)制的抱鼓石。
并且在運動會期間,抱鼓石屬于“四舊”,該被砸的悉數(shù)都被小將們砸了。
高遠(yuǎn)瞧著這對抱鼓石,一眼就看出來是新雕刻的。
講究!
他走到門前,輕輕叩響了門環(huán)。
不多時,一位女同志先問了聲誰啊?接著打開了半扇門。
汪陽主動接過話來,笑著說:“是林麗源同志吧?我是北影廠的汪陽,冒昧過來打擾了,葆玖同志在家嗎?”
林麗源一聽汪陽的大名,立刻面帶笑容,熱情地說道:“是汪廠長啊,多年未見,我一下還真沒把您認(rèn)出來,葆玖在的,您幾位快請進(jìn)吧。”
四個人跟隨林麗源進(jìn)了院子。
穿過刻著“福”字的影壁,大院子寬敞明亮,中間擺放著石雕魚缸,魚缸里趴著個大王八,堂屋前東西兩側(cè)有兩棵光禿禿的樹,在寒風(fēng)中擺動著枯枝。
高遠(yuǎn)莫名感到了一陣蕭索。
一行人進(jìn)了堂屋,梅葆玖聽到說話聲也從里屋推門走了出來。
見汪陽親至,他先一愣,旋即快步走上前,道:“汪叔,您怎么有時間到我這兒來了?”
眾所周知,梨園行、曲藝門是最講究輩分的行當(dāng)。
梅葆玖稱呼汪陽為叔,是按照梨園行的規(guī)矩把汪洋抬到了和梅大師平輩兒而論的尊重之意。
汪陽笑笑,說道:“我也是才聽說你回京城來了,正好有個事兒找你,就不請自到了。前陣子全國文藝工作者大會,也沒見你參加,是有重要演出嗎?”
梅葆玖請大家坐了,又吩咐林麗源給幾位泡茶,然后才嘆息一聲道:“不瞞汪叔說,我近一年沒有參加演出了,家母身體欠佳,我一直在床前侍奉,片刻不敢遠(yuǎn)離。”
這人吶,戲唱多了,平日里說話都帶著一股子戲腔。
汪陽點點頭,問道:“沒把你母親送到醫(yī)院里瞧瞧嗎?”
林麗源把茶杯端過來,分別遞到幾位手上,接過話茬道:“母親年紀(jì)大了,器官已近衰竭,頭腦不清醒,行動不便,遂請了協(xié)和醫(yī)院的大夫來家里瞧過了。
大夫說,即便送醫(yī)也難以治愈,母親怕是時日無多了。”
幾位聞言便知,來得不是時候了。
老太太即將去天堂和大師團(tuán)聚,這時候是無論如何也開不了邀請梅先生幫忙的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