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眼下統計拷貝銷售數量多少,通常以35賣了多少為標準,因為在電影院放映的拷貝尺寸都是35的。
16的面向小型影院的放映廳,875的面對廣闊的農村市場,不會被統計在列。
但《瞧這一家子》35的拷貝,也賣了將近100套啊。
銷售量相當喜人了。
也說明了小高同志創作的故事如春雨般滋潤著億萬觀眾的心田,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歡。
誰又敢保證,他下一部作品就不能打破自己創造的記錄呢?
丁達明嘆聲氣,道:“這樣吧老汪,我也不跟你玩兒虛的,片子我先看,質量確實好,適當追加一塊收購價格沒問題,但108萬你就別想了。
我也不求你理解我的難處,但你也別讓我犯錯誤,這樣總成了吧?”
汪陽聽他把話都說到這個份兒上了,也知道自己提出來的這事兒挺讓他為難。
因為改革方案中明確提出,正式實施后拍攝制作的影片,才能享受新政策。
不論是《李志遠》還是《太極》,都是在新政出臺前就拿到收購款的。
汪陽說道:“《太極》就算了,這部影片文化部的領導同志給特批了三十萬,我不讓你難做。《李志遠》這片子你能幫忙就幫一把吧。
你放心,小高遠這個故事絕對會讓你滿意的。”
“成,你讓人把拷貝送過來吧。”
丁達明說完,掛斷了電話,心里卻也琢磨起來,這位小高同志,我要不要跟他見個面認識一下啊。
雖說我們是發行公司,但對于像小高同志這種發展潛力巨大的劇作者,我們也是需要拉攏的。
他多出好作品,我也能多賣些拷貝嘛。
正在被丁達明琢磨著的高遠此時閑極無聊,靠在北影廠的廠標上看不遠處的兩伙兒年輕人互飆歌舞。
他不禁發出一陣感慨,道:“這個年代里這幫年輕人穿著喇叭褲,拎著錄音機在大街上唱歌、跳舞,完全不顧及老年人的感受。
幾十年后那幫老年人穿著紅褲衩,拎著大音響在廣場上唱歌、跳舞,完全不顧及年輕人的感受。
思來想去……
其實這幫人就是那幫人。”
嗯,真他媽有道理啊。
他為自己搞明白一個深刻的道理感到自豪,轉身回了招待所宿舍。
距離文代會開幕還有三天時間。
全國各地的文藝工作者開始向京城匯聚。
高遠對盛會不感興趣,但架不住廠里這些干部職工們人人關注,天天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