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鑫炎見老廠長把話說開了,這才來找高遠協商調用演員之事。
他沒想到自個兒一激動,說錯一句話,高遠同志的反應會這么大。
于是趕緊道歉。
高遠也不是真生氣,他未卜先知啊,已經預料到張鑫炎早晚會來找他。
因為《太極》啟用的這些演員本就是上輩子《少林寺》的班底。
蝴蝶扇了扇翅膀,歷史拐了個小彎,張鑫炎沒去河南京劇團找演員,而是在全國各地進行了海選。
“您有話直說吧,道歉就算了,不是啥大事兒,我也沒那么小心眼兒。”高遠說道。
張鑫炎坐下了,笑著說道:“是,高遠同志胸懷寬廣,那我就開門見山了,貴劇組的幾名演員特別適合出演《少林寺》中的角色,我想跟你打個商量,能不能借調給我幾個演員?”
“不能,我們正拍著呢,你覺得現在來要人合適嗎?”
“我不是說現在要人,我是說,咱們兩個劇組能不能套拍?”
“一套人馬兩個組共用唄。”
“就是這個意思,想必你也清楚,《少林寺》是廖公欽點的項目,老人家非常重視,我不是仗勢欺人啊,只是不敢耽誤項目開展。”
高遠考慮了一下,說道:“我們《太極》最多兩個月就能拍完,張導連兩個月都等不了嗎?”
張鑫炎驚訝道:“你確定兩個月能拍完嗎?這拍攝速度也太快了吧。”
高遠笑道:“當然確定了,我從不說大話。”
這年頭,拍電影就是上班,有的是人磨洋工,畢竟除了基本工資,建組后每天能多拿兩塊錢補助,別小看這兩塊錢,十天就是二十,百天就是兩百。
一部電影拍攝三個多月,太正常了。
多掙200塊錢,相當于多掙了幾個月的工資。
當然,老導演們是不承認的,他們說,拍攝進度慢,是因為他們對電影藝術有著孜孜不倦的追求。
啊呸!
高遠對這種拖沓的工作作風非常看不慣,他追求的是高效率,有這瞎耽誤工夫的時間,多拍幾部片子不掙得更多嗎?
有些人算不過這個賬來。
所以,當別人還在按部就班地拍攝時,他已經開始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