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齊齊倒吸了一口郭達斯坦森,高老師居然也有妥協的時候,這也太不可思議了。
高遠把眾人的表情盡收眼底,心說,你們以為我愿意妥協嗎?論語言表達能力,我跟縱橫央視春晚十幾年的小品女王二代目差出十八個李健群去。
公認的一代目是趙麗蓉老師。
趙老師千古!
眾人吃完早飯,聚齊在五千平米的一號攝影棚。
他們占據了一個角落,角落里擺放著木質黑板、講臺,下來還有幾十把椅子。
李文化想得很全面,他讓李晨聲把攝影機架上了。
黑洞洞的鏡頭對準這幫業余演員,但沒開機,只為了讓他們提前適應面對鏡頭是個什么感覺。
普及一個知識點,專業演員和業余演員之間最大的區別是:專業演員即便表演情緒不到位,在表演過程中也會將攝像機視若無物。
業余演員總會不自覺地去看鏡頭。
見人都到齊,李文化走上講臺,開始講在電影拍攝過程中如何走位,怎么打光,具體拍攝流程是怎么樣的。
大家聽得很認真,于海和于承惠還不時低聲交流兩句。
高遠卻把武斌單獨拉出了棚,遞給他一根煙道:“教練,本子您也看了,您對那些武術套路、拳法什么的有啥具體想法嗎?”
武斌把煙接過來,點了,抽一口后方才正色說道:“前段時間我一直在反復研究劇本中描寫的打斗情節,開頭楊昱乾拜師不成與人比斗、進陳家溝學藝被攔、一言不合跟陳少杰又掐了起來……
等等等等大約有二十余場打戲。
動作設計方面,我的想法是,楊昱乾初期稚嫩、青澀,雖有武學天賦,但也是只憑一腔熱血懵著頭打,根本不存在套路一說。
中期跟陳家仇人交手,也是在陳少琪的指點下拼了命才退敵的。
因此贏得了陳正英的好感,破例收其為徒,在陳正英的悉心指教下,楊昱乾的太極功夫才突飛猛進。”
高遠不覺皺了皺眉頭,這些話還用你跟我說嗎?這都是我在故事里描寫過的。
我問你有什么具體想法,是想聽聽你對武打動作如何設計,你上來給我說了這么一套,你在水字數啊?
高遠驀地發現了一個問題,武指不一定非得是武林高手,但一定得是個會動腦子的家伙,得知道根據原著的描述設計合適的招數。
武斌顯然達不到這個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