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樂了,抄起電話打過去,接通后說道:“你好,我是明珠《革命故事會》的主編姜若齊,請你們施雯心主任接個電話。”
片刻后,施雯心的聲音傳了過來,“老姜,你怎么想起來給我打電話了,有事兒?”
“施主任你好啊,確實有事情找你,今天我們編輯部收到了一份稿件,作者叫高遠,留的是你們北影廠文學部的電話號碼,我給你打電話是想問問你,這個高遠同志,是貴廠的職工嗎?”姜若齊直言不諱道。
施雯心一聽就樂了,“先回答你,小高不是我廠的職工,他還是個學生呢,北大中文系的在校生,但是已經(jīng)給廠里寫過幾個劇本了,我們是合作關系。
其次,小高給你寄過去的那篇稿子是個武打故事吧?
叫太極宗師?”
姜若齊說是。
施雯心說道:“那我也不妨跟你明說,發(fā)吧,這故事已經(jīng)被廠里買下了,預計明年初會進行拍攝。”
“這個小高同志他……”姜若齊倒吸一口涼氣,聽施雯心那意思,小高同志雖然不是北影廠的人,但深受北影廠的器重啊。
要不然她也不會說北影廠跟高遠是合作關系了。
并且話里話外透露著,合作的很愉快。
“我們剛剛拍攝完成的電影《瞧這一家子》就是出自于小高的手筆,這部影片是王好為同志執(zhí)導,陳強老師父子倆擔任主演,劉小慶、張金玲等人參與拍攝的一部喜劇片。
另外我能告訴你的是,小高深受汪廠長的器重,今明兩年,由他創(chuàng)作的兩部小說會被改編成電影進行拍攝。
老姜,恕我直言啊,對你們《革命故事會》來說,刊登小高這篇《太極宗師》,是個向前發(fā)展的大好機會。”
“這我自然是知道的,也肯定會刊發(fā)。不過這個小作者有點缺德啊,他只給我們寄來了半部稿子,還有半部壓在手里呢。
稿件質量沒的說,哎呀,就是看得我抓心撓肝的。
施主任,咱倆也是老熟人了,您幫我給小高同志帶句話唄,讓他盡快把后半部寄過來。
您放心,稿酬方面我們按最高標準給付。”
施雯心聽著一樂,她是知道內幕的,高遠沒想到這事兒,是梁曉聲幫他拾遺補缺,扣下了半部稿子。
但她也沒點破,只說道:“我?guī)湍銕€話當然沒問題,但是你想要下半部稿子,最好派個人來京跟高遠見個面當面聊,這也能展現(xiàn)貴雜志社的誠意和對待作者的尊重嘛。”
姜若齊一想,是這么個理兒,爽快地答應下來:“感謝施主任的提醒啊,就這么辦了,我即刻讓人北上,去見見這個有趣的小家伙。”
掛上電話后,姜若齊對顧小白說道:“小白,你親自跑一趟吧,去京城見見這個妙人兒。”
顧小白求之不得,當即答應下來,又問道:“那您看,稿酬是不是我一起帶過去?”
“帶過去吧,我這就簽字,你拿給財務的同志,讓他們給你支錢。”說著,他刷刷簽了稿費審批單,遞給顧小白。